弘治皇帝說走即走,絲毫沒有半分猶豫。
而今,經歷過新政之后,言官清流已是折損慘重。
正因為如此,只要皇帝的行為,沒有過于侵擾百姓,倒也不懼有人說三道四。
宦官奉旨,至各部請各部派人隨扈。
這倒是讓不少人,生出了興趣。
那西山就是一個法外之地,天知道里頭發生了什么。
不少人,都想看看皇孫的近況。
當然,也有不少人想看笑話。
現在新政折騰的要人命啊。
自歐陽志任吏部尚書以來,這新政更隱有擴大化的趨勢,此次選吏為官,便是如此。
對此,反對者不少,可是站出來直言反對的,卻是不多。
大家都在冷眼旁觀,就等有個笑話出來。
一下子,上百者選出來的大臣便啟程,至大明門接駕,而后,浩浩蕩蕩的隊伍朝西山而去。
弘治皇帝坐在馬車里,行至半途,突然想起了方才和歐陽志關于選吏為官的奏對來,便吩咐車旁的蕭敬道:“歐陽卿家隨駕了沒有。”
蕭敬笑吟吟的道:“陛下,歐陽部堂在吏部忙碌,吏部這邊,委派的乃是吏部左侍郎焦芳來了。”
焦芳……
弘治皇帝皺眉。
這個人,他有一些印象。
早在成化年間的時候,大學士萬安覺得焦芳不學無術,于是,對左右人說:“不學如芳,亦學士乎”。
當時的焦芳,不過是翰林院的編修,地位十分卑微,這意思是,連焦芳這樣的人,如此不學無術,竟也可以在翰林為官。
大學士萬安,是萬貴妃的人,權傾一時。
可是這位焦編修,聽了內閣大學士萬安的話,大怒。
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自是忍氣吞聲,畢竟一個是內閣大學士,一個只是小小的翰林編修。
可焦芳卻是二話不說,卻也沒有和萬安硬碰硬,而是瞅準了萬安的心腹彭華,四處對人說:“這一定是彭華在背后算計我,我如果當不上學士,就在長安道上把彭華給刺殺了。”
彭華畢竟是個斯文人,遇到這么個‘好漢’,大抵心里也是一句臥槽,躺著也中槍,他膽子小,聽后非常害怕,連忙將此信傳給大學士萬安。
萬安最終不得不進焦芳為講學士。
此后焦芳隔三岔五,就給彭華這些人找茬,畢竟已經證明了萬安,彭華這批人,雖是位高權重,卻都是軟柿子,既然是軟柿子,還不捏死你們?
就這般,在那紙糊內閣,泥塑尚書的成化朝,焦芳居然混的風生水起。
等到弘治皇帝登基,一改成化朝的風氣,開始對于成化皇帝和萬貴妃所任用的萬安,彭華等人進行清算,這掐指一算,臥槽,這反萬安等萬貴妃集團的主力,不是劉健,不是李東陽,居然是焦芳這么個家伙。
憑著這個江湖地位和資歷,公報私仇的焦芳繼續平步青云。
可弘治皇帝對他的印象很好。
焦芳在新政方面,大抵是從來沒有說過什么壞話的,事實上,只要給他官做,他誰的壞話都不說,何況,他在新城,早就置辦了數十畝的華宅。
弘治皇帝聽到焦芳二字,不禁詫異,竟是連連感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