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藩取了巧,那便是借鑒了后世的經驗,命人尋到了那兩株不同的稻種,野生的……再帶著屯田所的人進行研究。
這就相當于,后世那些偉大的人,已攻克了百分之九十的難題,方繼藩在這個時代則吸取了他們的經驗,走完最后一里路。
這是西山研究所和屯田所共同的項目,因為級別很高,層級達到了朱厚照和張信這個級別。
不過張信不喜歡太子殿下。
以往農業的研究,是他一言九鼎,現在聯合研究了,卻是太子殿下指手畫腳。
張信嫌太子不懂農學,太子嫌張信不懂研究。
每日都有屯田所的校尉們,將一個個試驗田的數據,統統進行記錄。
記錄數據是個極好的習慣,因為研究的本質,就在于積累,自古以來,曾有多少偉大的創新,最終都銷聲匿跡,其根本就在于,缺乏一個科學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之內,如滾雪球一般,積累起前人的經驗。
所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是如此。
朱厚照回到了研究所,便先罵道:“張信來過了嗎?”
“來過了……”
“他又來。”朱厚照磨牙:“哼,他什么都不懂。”
“是,是。”
朱厚照接著在無數的數據中,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他的眼睛總是一掃而過,卻又總能尋覓到有用的數據,而后……開始詢問,有時覺得不放心,便親自騎馬去試驗田里看看。
等到回來時,就已經變成了泥猴子一般,渾身臟兮兮的。
這里的人,已經習慣了太子。
太子雖是高高在上,一開始,人們總有不適,可慢慢的,大家習慣了這一只泥猴子的存在,也就無動于衷了。
朱厚照扛著鋤頭,走路時,總是一派趾高氣昂,鼻孔朝天,興奮得不得了的樣子。
或是身后跟著幾個宦官和研究員,朱厚照時不時的回頭交代和吩咐什么,又或者……面紅耳赤的開始罵NIANG。
他穿著的是短裝的打扮,沒有穿長衣,這就導致他腰間系著的數十個大小印章裸露出來,一步一搖之間,哐當的響。
西山是個熱鬧的所在。
這已不只是試驗田,也不只是飛球營以及書院的駐地。
靠著書院,還有一個專門的商業街,那里有一棟極高的樓,那是西山錢莊的總部。
因而,來此的人,絡繹不絕。
有的是來辦事,有的只是單純來討生計,也有的……則是慕名而來。
……
遠處,一輛馬車停下。
一個深目高鼻之人下了馬車。
陪同此人的,乃是鴻臚寺的官員叫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