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立馬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起來。
這樣說來……豈不是……豈不是……國庫每年的歲入,可額外增加一兩千萬兩銀子?
這……無異于是天降大喜啊。
劉健激動的道:“只是經營?”
“不錯。”弘治皇帝笑著頷首:“只是經營!”
“只需要經營這么一個區區的小作坊?陛下,不知這作坊有多少人工?”
“千余人罷了。”弘治皇帝道。
劉健和李東陽對視一眼。
彼此都能從對方的眼神里看到狂喜。
劉健就像整個人一下子多了幾分活力,露出笑容道:“只千余人,就太簡單了。陛下………老臣并非是自夸,莫說是千人,便是御萬人,乃至十萬人,也不過是爾爾之事,這賭局,陛下與臣等贏定了。”
謝遷也道:“老臣也非自夸,當年治河,老臣奉旨御七萬匠人和民夫,區區千人的作坊,算什么?”
連李東陽心里都不禁想。
這太子殿下,分明是在送銀子啊,這背后卻不知有什么居心。
弘治皇帝抖擻精神:“是啊,朕也以為區區小作坊,不過爾爾,朕還真不忍心虢奪了他們的作坊,可太子性子過于張狂,朕若是不磨礪磨礪他,他是不知教訓的。朕已想好了,這兩日,朕與劉卿、李卿便去,謝卿家在此當值吧。李卿家乃是戶部尚書,錢糧的事最擅長,劉卿家呢,乃朕的首輔,最擅定奪。朕居中坐鎮,這作坊……志在必得。”
謝遷聽說自己得留在內閣里當值,不禁郁悶。
可細細一想,這殺一只雞,都用了三把牛刀了,還差自己這一把嗎?
自己在內閣之中,等著好消息就是。
有了銀子就是好啊,那邊的土人叛亂,需加派餉銀,今年關中又是大荒……
君臣四人,個個眉飛色舞起來,一群加起來,足足有兩百多歲的人,此刻,面上竟都洋溢著爭強好勝,頗有返老還童的樣子。
…………
到了第二天早上,才剛上值,戶部左侍郎陳彤便莫名其妙的被喊了去。
接著,他在宮中見到了皇帝。
皇帝一身便服,劉健和李東陽二人也大抵如此,都是一襲儒杉。
這讓不明狀況的陳彤覺得很不同尋常。
李東陽見了陳彤來,不等陳彤行禮,便對弘治皇帝道:“陛下,此為戶部左侍郎,在戶部很有擔當,乃是經濟之才,是臣的左膀右臂,臣為穩妥起見,認為還是召此人同往最好。”
弘治皇帝便細細打量了陳彤幾眼,點了點頭。
他忍俊不禁的道:“卿家……終是謹慎啊,不過謹慎也是好的,本來朕還想召翰林院的王不仕來,可這王不仕不過是一屆翰林,雖懂商貿之道,可此等事,畢竟用不上。再者朕與諸卿就足夠了,人再多,反而顯得朕在欺負那小子。”
陳彤小心翼翼的看著弘治皇帝和兩位內閣閣老,總覺得他們有一種竊喜的樣子。
咋……啥好事啊?
很快,他就明白咋回事了。
陛下帶著三人出宮,李東陽密告他賭約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