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道:“朕聽說了一句話,說齊國公最擅長的,乃是養豬。這話………是誰說的?”
周坦之如晴天霹靂,臉色剎那之間,便唰的白了。
他顫抖道:“臣……臣……”
這話就是他說的,可是萬萬沒想到,自己一言一行,都被錦衣衛盯得死死的。
他艱難的道:“臣……臣這些話,沒有它意?”
百官們俱都默然,心里卻都松了口氣,看來……陛下這火氣,不是朝自己發的。
他們開始細細的品味著這句話,心里大多都想,倘若這話沒有其他的意思,那才是見鬼了,說實話,這話挺有新意。
本來君臣奏對,大家都是彼此客氣,極少這般將養豬之類的話,直接說出口的。
可陛下既說出了口,自是說明陛下的憤怒,已到了極點。
周坦之到了如今,已沒有了選擇,道:“這……這是《明頌》那書中寫的啊,其他的書,都將豬稱之為豕,唯獨此書,又或曰‘剛鬣’,唯獨《明頌》,稱之為豬,臣……臣見此書,如此……如此粗鄙,于是,借著他書中的‘豬’字,評價了一二,老臣斷沒有其他的意思,還請陛下明察秋毫。”
畢竟是禮部尚書,水平還是夠得,轉眼之間,便將這臟水潑了回去。
言外之意這不怪自己,是明頌這本書有錯在先,陛下要處罰老臣,若要講道理,那么……自當先懲罰這明頌的作者。
弘治皇帝聽罷,露出了厭惡之色,他現在最不喜的,恰恰是這等故作聰明的狡辯。
不過今日,當著諸臣的面,自也不能無的放矢,他目光落在了方繼藩身上。
這豬的字眼,他也看到過,不過……當時也沒有其他的心思,反正那本書,處處都是‘粗鄙’,這有個豬字,一點都不奇怪了。這就好像方繼藩一般,渾身都是破綻,他若是突然對你破口大罵,你會覺得很奇怪嗎?
“陛下……”方繼藩急了,立即道:“兒臣想要解釋。”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
今日廷議,是想要殺一殺當下的風氣,也要袒護方繼藩的意思。
只是……想到那本書……
弘治皇帝道:“卿家說來。”
“陛下,兒臣修《明頌》,為的……乃是流傳千古,宛如四書五經一般,光耀萬世。”
此言一出,頓時群臣嘩然……
人們彼此相看,都自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滑稽的意味。
當然,也不乏有人若有所思。
弘治皇帝也覺得古怪起來,方繼藩行事,雖是乖張,可絕不會吃虧的,莫非……
方繼藩振振有詞道:“陛下,這便是我新學的四書五經,如孔子一般的《春秋》啊。”
《春秋》、《明頌》……
這兩部書,但凡沒有瘋的人,都覺得兩者沒有絲毫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