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又見劉健感嘆道:“古往今來,讀書人們寫給讀書人的書,實在太多太多,迄今流傳下來的書籍,便是窮盡一生,只怕也無法讀完。可給這千千萬萬百姓所讀的書,卻是太少太少,少到老臣除了這明頌之外,竟不知還有第二部,齊國公著此書,實乃是大功德啊。圣人門下,所提倡的,乃是立德、立功、立言,此為三不朽。心懷百姓,此為立德,使萬民受益,此為立功,此書作成,百姓紛紛搶購,世世代代,此書都將流傳,成后世百姓讀物之典范,此……為之立言,老臣老啦,曾也想過修書,好給這個天下,留下一些什么,可所想修的書,依舊是拾前人牙慧,作一些之乎者也的文章,寫一些詩詞歌賦,和齊國公相比,甚是慚愧。臣并非是說,之乎者也的文章,或是詩詞歌賦不好,只是……如此文章,古之文人墨客,早已寫爛了,人們將其視為圣典,讀之,賞心悅目,內心愉悅,如沐春風。老臣從前所推崇的,正在于此,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今日聽了陳十三之言,卻突然意識到……臣受君祿,自詡一心為國,為君分憂,尚且有如此高高在上的姿態,方繼藩一介后輩,卻能想陳十三之所想,為他們著書,臣……”
劉健面容微顫,顯得有些啰嗦,明顯是因為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
說到這里,他直接拜倒在地,慎重的道:“老臣慚愧啊。”
弘治皇帝頷首,眼睛朝百官們看去,最后目光落在朱厚照的身上。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而后朝朱厚照道:“太子聽了陳十三與劉卿之言,有什么可說的。”
此時的朱厚照,腦子里,統統都是數字,聽了弘治皇帝的話,才回過神來,方才的話,他只聽了一些只言片語,便慌忙道:“父皇,他們說的都很好。”
“如何好?”弘治皇帝下意識的問道。
這筳講,本就是給皇帝和太子講學用的,弘治皇帝覺得這一番言論令自己耳目一新,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從中受益匪淺。
朱厚照:“……”
他想了想,終于開口道:“兒臣……兒臣以為……給老百姓們讀書……是了……老百姓們不能光去養豬啊,百姓們還需學算數呢,這算數,才是真正的大學問,往小了說,百姓們可以算每年的歲出歲入,往大里說,這天下的學問,都可用數字來囊括,這算數之學……”
弘治皇帝微笑:“今日討論的乃是明頌。”
“噢。”朱厚照又想了想,突然道:“明頌此書,好的很,兒臣以后,定要多讀一讀。”
弘治皇帝于是點到即止,他倒沒有惱怒,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總有自己的想法,索性道:“回去讀幾遍,再來見駕,明明白白告訴朕,從中學到了什么,至于諸卿……也同樣如此。”
百官紛紛道:“臣遵旨。”
朱厚照亦應下,終于松了口氣。
隨即,又是幾個大臣進言,這些人,大多都是歐陽志這般西山書院出來的,他們這幾日,是真正的讀過此書,將自己從書中的收獲說了出來,反觀是其他的翰林,卻幾乎說不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