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藩就道:”哪里,哪里,都是大家伙兒的功勞。“
他面上樂開了花,誰都曉得,鐵路通了,將意味著什么,可能尋常的百姓,尤其是在京師之外的,他們對此陌生而無知,可坐在此的,都清楚,這鐵路比之京杭大運河,影響更大,如此功勞,他方繼藩當然要摘走,畢竟方家也是出了錢的。
劉健和李東陽對此并不反對,這令方繼藩可以輕松許多了,因為一旦反對,朝中難免又要起爭議!
現自好了,得到了內閣的全票支持,那么……接下來的事,都可水到渠成。
…………
有了銀子,接下來要做的事還有許多,除了勘探和設計線路之外,還需進行造價預算,采購,招募數不清的匠人和勞力,預備動工,各個作坊都已開工,開始鍛造鐵軌,枕木也已開始進行制造。
其實修鐵路,其實就是在地上鋪鐵,最簡單不過的事,這就如所有的能源利用,無論是電力還是核能,又或者是蒸汽,本質就是燒開水一樣。
可原理很簡單,要修建起來……卻是難上加難,它需要數百個各種作坊支持,需要一群優秀的匠人,需要一群懂得工程原理的工程師,更需要籌措數不清的資金,需要大量的土地,而這些……整個天下,現今,也只有大明擁有如此的條件。
這二十年來,方繼藩在此播下了種子,種子開花結果,最后瓜熟落地,蹦出一個葫蘆娃,啊,不,是最終有了今日的成果。
大量的設計,已經開始。
許多的匠人,也開始抽調,這些都是西山建業的骨干。
可此時,在這鐵路局外頭,卻總有兩個人探頭探腦。
偏偏,對于這兩個不速之客,誰也奈何不了他們,因為對方乃是皇親國戚。
壽寧侯和建昌伯每日都來,可謂風雨無阻,這都是他們的銀子啊,真金白銀,幾千個錦衣衛,搬了一天一夜!
他們自是抱頭痛哭過,可擦干了淚,又覺得……無論如何,自己的銀子只是即將變成鐵路,總沒有被狗皇帝搶了去。
這路是他們的!
他們是路的小半部分的主人。
有了這個念頭,他們便成日來過問這鐵路開修的事。
兩兄弟抱著工程造價的書,每日在讀,還向人討教會計之法,站在一群工程師后頭,瞎學著不同地形的技術難題,當然……他們更關心的乃是人手。
常威提出了大膽的設想,利用勘測方面的技術,所有鐵路,在各段同時修建,最后再將其連接起來,如此,便可節省大量的時間,可一旦如此修建,就意味著,天下各處,幾乎同時動工,所需的匠人和勞力是驚人的,鐵路局預計需匠人十萬,勞力百萬,同時各段的工程學員,將達兩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