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此前的論文,更多只是去觀察世界的理論知識。
那么這一篇《電能論》,則是肖靜騰嘗試著想要用這個發現,去將這些理論帶給現實的世界。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任何動力的根本,無非就是燒開水的過程,就如蒸汽一般,用燃料點燃,將水燒開,產生蒸汽,再用機械將蒸汽轉化為動力。
這些東西,起初的時候,讓外行人看著咋舌,覺得了不起。
可在這周刊的評委們看來……不過是最簡單的原理。
而顯然……這篇《電能論》,則是提供了一個新的燒開水的方式。
當然,行得通還是行不通,只有天知道了,可至少……肖靜騰的理論體系是極完整的,許多提到的方向,也能夠在試驗中進行驗證。
肖靜騰研究這個方向,已有十年。
他缺乏的,恰恰是一個突破而已。
此前的肖靜騰,了解到摩擦所生之物,并非是磁,而是新的物質。而這種物質,最終一旦確認為電,那么……通過被雷劈的經歷,他此前所有沒有頭緒的研究,一下子卻是串在了一起。
原來電是可以傳輸的。
原來電還有靜電之分。
既然摩擦生電,那么是否可以通過如此,而產生電力,再通過電力,轉化為熱能?
若是能產生熱能……那么又可以如何的應用。
他的電能論,不過是打開了一扇大門。
而評委們,卻迅速的開始產生興趣起來。
若說最初的那篇《論磁石》,不過是拋磚引玉,許多人對此沒有關注的興趣。
可現在……當一個又一個新理論出現,就足以顛覆許多人的常識了。
某些評委心里已開始打起了小九九。
研究這玩意,其實很多時候,未必靠的是苦功,因為一旦沒有新的理論出現,絕大多數人不過是如無頭蒼蠅一般在原地打轉而已。
除了真才實學,運氣,也是很重要。
這個肖靜騰的運氣,就極好。
倘若這個領域繼續深入研究下去……那么……未必不可能在此基礎上,誕生更多的可能。
評委們幾乎圍繞著這些論文,探討了足足一夜,最終下了定論,新一期的期刊,全數刊載這數篇論文,其他各科的論文,暫列副刊。
這樣的事……已經許久沒在周刊出現了,除非出現了重大的發現,和顛覆性的理論。
于是……當新的期刊出現時,各家書鋪,直接掛出了牌子,本期周刊新增副刊。
但凡是京里的學子,統統都明白,周刊增添副刊,是極少有的情況,而增加副刊,就意味著這一期,定有看點了。
當人們紛紛買了周刊細看后,頓時又開始嘩然了。
雖然外人能看懂的不多,可是能看懂的人,心里都忍不住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