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個個心里嘀咕起來。
只是他們不敢去問方繼藩。
等散朝的時候,卻有人逮住了那王不仕。
王不仕畢竟乃是首富,身價千萬,且對這買賣之事,總有獨到的見解。
尤其是他如今越發氣度非凡,鼻梁上的墨鏡,也越來越增大的趨勢,脖子上的大金鏈子,也越來越粗,別看他依舊還是翰林學士,卻再沒有人敢小看他了。
所以散朝之后,王不仕剛剛走到了午門,便有許多一直等在這里的人將王不仕圍住了。
有人率先道:“王學士,是不是明日新城的價格要漲了?那鎮國公的言外之意,可不就是如此嗎,否則何來的有利可圖……”
這自是大家都在意的,大家眼巴巴的看著王不仕。
王不仕捋須,幽幽嘆了口氣,他很痛心:“諸公……時至今日,卻還關心著宅價一時的漲跌嗎?”
“……”
這個回答有點怪,大家聽不懂。
王不仕摘下了墨鏡,露出了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閃動著光芒:“功名利祿,不必看的如此著緊,這無銀是三餐度日,有銀子也吃不著四餐五餐,家中縱有金山銀山,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勸諸公,今日在朝為臣,要將心思放在江山社稷上,如這鎮國公一般。”
“……”
有人面帶羞愧,有人心里呵呵冷笑。
“西山新城的宅邸,老夫既不看好,也不看壞。之所以不看好,是因為鎮國公此人,歷來言而有信,他說三兩,想來就是三兩了。而之所以看好,是因為……三兩銀子,無論如何,也不吃虧,不上當。“
王不仕看著有些人的臉色憋的難看,卻又道:“說來,老夫也在西山新城置了一些宅邸……”
“什么,不是說一戶只能購置一套的嗎?這……這……”
“這是當然。”王不仕道:“不過老夫買了一萬套。”
“……”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老夫自金榜題名,便入朝為官,這下半輩子都在京師,可做人需飲水思源。說起來,老夫鄉中,闔族上下,還有這遠親近鄰,恰好也是萬戶,人哪……到了老夫這個歲數,也就不在乎什么金銀了,想到鄉中的百姓,日子還過的苦,老夫心里便放不下,所以隨便以他們的名義,買了一些,當作是他們將來搬遷來京師的安頓之處。”
眾人又倒吸一口涼氣。
這一套,至少數十兩銀子。
一萬套,便是數十萬兩了呀!
可在王不仕口中說來,卻像是……這宅子不要錢似的。
”所以老夫奉勸諸公,不要總計較著私利。陛下心疼百姓,鎮國公呢,為了百姓們如此用心良苦,我等……自當也要效仿,竭盡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時,至于個人的私利,為何要如此看重呢?老夫這輩子,最遺憾的事,就是掙下了億萬家財,畢竟……這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之物,留著又有何用呢,綾羅綢緞,錦衣玉食,并不能給老夫帶來快樂。恰恰是贈人一飯,博人一笑,因為自己的緣故,而能惠及他人,反而令人滿足。”
“王學士你……你……你這是什么意思?”有人問道。
王不仕覺得自己已經說的夠多了,此時似乎沒有耐性了,拉下臉來道:“意思很簡單,蠅營狗茍之事,莫來問老夫!”
…………
欠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