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整個玉門關里,充斥了無數的細作。
這大明富庶。
自大明開海之后,幾乎諸國與之通商,原本還想從這富庶的大明手中攥取財富,可孰料……
這大明不開海還罷,一開海,卻是數不清的財富,通過茶葉、絲綢、鐵器等交易,源源不斷的將各國的黃金白銀輸入大明。
哪怕強大如奧斯曼,他們能從大明手里賣出的貨物,也不過是些許的羊毛制品,即便是如此,往往價格還是低廉。
大規模的出鈔,已讓奧斯曼陷入了困頓,再加上西山新城那一票,對奧斯曼而言,已是雪上加霜。
以至于奧斯曼出兵奧地利的軍費,也開始捉襟見肘。
此時,很快便有奧斯曼的商賈也察覺到這情況。
緊接著,開始有人將這樹膠送至玉門關。
大量的樹膠的涌入,雖然導致了樹膠的價格降低,可依舊還是價值不菲。
如此一來……終于……
這消息開始不斷的傳播。
似乎奧斯曼尋覓到了一個保持貿易平衡的絕佳武器。
在北非,人們開始大量的采膠,而與此同時……西班牙國王殿下在經過了治療之后,再一次獲得了確切的消息。
奧斯曼與西班牙,本就是不共戴天的敵人。
彼此之間在奧地利,已不知進行過多少次的戰爭。
西班牙的艦隊,與奧斯曼的海軍,更是沖突頻發。
而如今……西班牙國王意識到兩國未來的交鋒,不再是奧地利,而是北非那一片原本不值一錢的土地。
只是對于西班牙而言,他們固然空有強大的海軍,可是面對人口數量眾多的奧斯曼,還是有些沒底氣的。
于是……北方省的攻勢開始放緩下來。
西班牙人在這數個月的時間里,開始和法蘭西人和緩關系,甚至愿意承認法蘭西人對意大利諸邦的影響。
葡萄牙人受到了西班牙的橄欖枝,在教會的撮合之下,彼此之間重新確定了殖民地的歸屬。
葡萄牙自從蘇門答臘和爪哇的殖民地在大明水師的攻勢之下變得岌岌可危之后,爪哇和蘇門答臘的種植園收益徹底被斬斷,似乎他們對北非,也略有幾分垂涎,因而……一拍即合。
甚至西班牙國王,還顫抖的親自修了一封書信,前往北方省以及大明。
在此時,西班牙必須全力對付奧斯曼人,緩和所有的矛盾,已成為了西班牙人的當務之急。
這封書信,顯得十分恭謙,表明了西班牙和大明之間完全可以共存的立場,并且愿意承認大明在西洋的統治,在北方省和美洲的殖民斗爭,亦可以盡早彼此坐下來,達成一項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
書信,隨即被使者帶走。
這顯然是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