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種畏畏縮縮、孱弱不堪的家伙,也配和我一起守陣?
錢松作為主人,自然明白妖奴的所思所想,他笑罵一聲,道:“你有什么資格看不起人家?你剛闖入這里的時候,只有哈巴狗那么大一點點,比這人魚可差遠了,如今,你不也發達了嗎?”
蜜獾趕忙垂下腦袋,不敢再在主人面前露出任何狂傲的姿態。
錢松滿意地點了點頭。
前世第一次看《西游記》的時候,他不明白觀音菩薩為啥要收服那只黑熊精,去珞珈山去做什么“守山大神”。
觀音菩薩法力無邊,人脈廣大,哪個膽囊增生,膽兒肥得擠到腦子了,敢去偷她的家?不知道“死”字怎么寫嗎?
菩薩還需要在后山養一頭熊看門兒?
現在錢松懂了,他悟了。
哪個將帥嫌兵多?哪個明君厭人才?
只有蜜獾這一個“守陣大神”是不夠的,守陣者,應該多多益善才對。
當然了,錢松還有一個目的——與這條人魚溝通。
他看得出來這條人魚是智慧種族,可惜雙方語言不通。
錢松又沒有綁定什么系統,無法兌換什么“萬能語言翻譯器”,所以想要和人魚溝通,最快的方法就是——把這條人魚轉化成他的妖奴。
妖奴對他來說,是沒有秘密的,可以隨意進行心靈溝通,就像他和蜜獾一樣。
錢松對妖奴的約束,和觀音菩薩對黑熊精的約束原理不同,觀音菩薩用的是金箍套頭,膽敢不聽話,抱頭哭叫的孫猴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錢松用的是自己的天賦神通,吃了他的紫薯肉后,就是他的人了,這是一種深入靈魂、刻骨銘心的自覺認同,更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血脈壓制,沒有緊箍咒那么血腥暴力。
“首先,我要把地貌稍微改一下……小獾獾,你去把人魚撈上來,躲到那邊的小山包上去。”錢松說道。
說完,他就席地而坐,像老僧入定一般,不動了。
蜜獾迅速照做,它撈起人魚,雙爪抱住,人立而起,居然邁動著兩條粗壯的后腿,像人一樣朝著遠處飛奔而去。
錢松的意識,回歸了本體。
待在人形的分身里久了,錢松已經不習慣本體這樣龐大的身軀了。
他忽然有種“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感覺,這種感覺比“頂天立地”的巨人還要讓人心潮澎湃。
錢松覺得,他如果在本體里待久了,這堪比泰山的體型,這與大地根脈相連的親切感,會讓他產生“我即是地球”的幻覺。
“轟隆隆!”
大地一陣劇烈的顫動。
方圓數百公里的區域,是陣法的范圍,在這個范圍里,地貌開始迅速發生變化:
錢松“入定”中的血肉分身所在的平地快速隆起,幾個呼吸的時間就拱成了一座小山;
星羅棋布的密集水塘勾連成的沼澤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凹,所有的水塘終于連成一塊,沼澤消失了,合并成了一整個湖泊!
這湖泊面積不小,將蜜獾剛才所在的山丘包圍,隨著山丘的下沉和水位的上升,這座山丘最終變成了一座湖心島。
而造成如此劇烈的地貌變化的,只是從錢松圓溜溜的本體上長出來的一只手掌而已。
這只手,潛于地下,掌托山湖!
整個陣法包囊的地域,成了他的掌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