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夢]
控夢這一詞常和“清醒夢”聯系在一起,而清醒夢最早在舊歷1621年由弗緹斯醫生弗蘭克·萬·艾登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認為存在著一種可以稱之為“清醒夢”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做夢者可以在夢中擁有清醒時候的思考和記憶能力,部分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夢境中的感覺真實得跟現實世界并無二樣,但卻知道自己身處夢中。這是人類史上首次提出的將“控夢”可能化為現實的理論。
在舊歷結束,新歷兩百余年以來,這一理論并不為大多數人所重視,多數時候只在部分超心理學研究機構以及民間愛好者間流傳、談及,只是在災變日后,為了應對南山絕地的諸多夢魘式怪物,涿州將清醒夢列為一項所有守護者、探險者必備生存技能。
所以,即使由于“重生”的緣故,這也是齊亥理論上已經掌握的一項技能。
而此時的病房里,他正在向林牧解釋清醒夢。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完成清醒夢的第一步就需要花上很長時間,但你應當已經具備了這個條件。”
林牧已經放開了日記本,神色認真地問道:“什么條件?”
“記住自己的夢。”齊亥語速很快:“在通常的情況下,人類從夢中醒來,只能記住夢的很少一部分,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將夢完全忘記,只有在某些印象深刻的時候,才能記住極少的一部分訊息。”
“而根據你之前說的信息,很明顯,你完全記住了自己的夢境,很不可思議。”
林牧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齊亥在手機上查到了部分信息,結合自身了解講述道:“科學上將睡眠分為五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動期。人們只有在快速眼動期的時候,才會產生能夠記憶的夢境,正常一個成年人會在進入睡眠約七十分鐘后進入快速眼動期,然后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形成約九十分鐘的循環周期,在五個階段循環。”
“快速眼動期也稱之為REM睡眠,而想要達成清醒夢,就必須找到自己的REM睡眠時間段,并且對自己進行反復心理暗示,使自己在夢中蘇醒。”齊亥說道:“如何做到這點,有很多種說法和很多種做法,但較為靠譜且被廣泛認可的方法則是——通過外力使自己在REM睡眠時間醒來,然后反復回想,記住自己的夢,再為自己種下心理暗示與蘇醒的信號,然后再度入睡,暗示自己使自己回到剛才的夢中。”
“這樣循環往復,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最終讓自己達到夢中清醒——另外,新歷以來的研究表明,只有3%到13%的人才能完成這項訓練,而且通常需要花費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
“我應該會不一樣。”林牧微微搖了搖頭:“我之前已經掌握了控夢,很多次。”
“那我們可以開始了,很簡單,你先睡覺。”齊亥攤了攤手:“我會設置一個七十分鐘的鬧鐘,同時觀察,然后在你進入快速眼動期后叫醒你,之后的到時候再說。”
“行。”
林牧很干脆,他放好自己的左臂,用標準的姿勢躺下,蓋好被子。
他閉上了眼。
……
“你在等待一輛列車……”
“一輛把你帶到遠方的列車……”
“你知道列車將會把你帶到怎樣的地方……”
“但你不能肯定,又飽含希冀……”
沙啞的朗誦聲從破舊的收音機里傳來,電視機上的畫面里,主持人嘴巴張合,姿態端莊,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林牧坐在床邊,他感覺腦袋有些迷糊,這四周的環境和情景給了他一種奇特的熟悉感。
“為什么會熟悉呢……哦對,這是我住的地方……”林牧伸了個懶腰,但沒有發出任何骨頭響動的聲音,他對此有些不舒適,再度重新伸了個更用力的懶腰。
“噼啪——”響骨聲如期而至。
他慢慢地從床上爬起,關掉收音機和電視,鉆進逼仄的輿洗室里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