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王嫂子就騎著自己的三輪板車將五百瓶一加往學苑街拉,分別送給了一直問景淮要貨西餐廳、串串香店、小火鍋店。
方敏在釀酒車間監督生產,這里還在二十四小時倒班生產,人休機不休。
韓瑋琪和鄭巧玲在圖書館抓緊時間設計一加推廣的海報和傳單。
景淮則溜進了歐陽娜的辦公室。
“娜娜老師,蔣院長說學校創業扶持有我的名額,是不是可以申請一下相關扶持啊!”景淮很貼心,為歐陽娜帶了幾瓶花花綠綠的一加,想藝術品一樣擺在歐陽娜的桌子上。
“早就聽蔣院長說你們在搗鼓什么飲料,就這個?”歐陽娜把玩著瓶子說道:“瓶頸長了一點,不過這種搭配很有藝術。”
放下瓶子后,歐陽娜問道:“創業扶持有1000元的創業扶持基金可以隨時申請。”
“我可以申請學校的一兩間鋪面或者庫房嗎?”
要想推廣產品,就必須在人群最多的地方——大學里扎點,然后向四周輻射。
今后,學校也可以是產品的庫房,每天由兼職學生運產品去校外的各大餐飲店或者超市也方便。
當然,這些都不是景淮考慮的重點因素,景淮想要學校給自己場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希望在品牌中增加重點大學的因素。
如果把在一加的品牌價值量加入天海大學的的校園因素,這是市面上很多產品沒有的,也是最具有競爭力的。
因此,景淮在一加飲料上顯著標明了——天海大學微生物試驗室一加酒業公司聯合研制。
消費者一看,咦?居然是重點大學生物試驗室聯合研制的,質量一定可靠。
隨后再一查,一加酒業的總部居然在天海大學內,好家伙!質量更沒說的了!
一個沒有背景的品牌,僅僅依靠質量是不夠的,還要宣傳。
品牌就是這樣建立的,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是這個道理。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重點大學的金字招牌有時候比請明星管用多了。
這一招其實鉆了天海大學的空子,吃了生工學院的豆腐。
至于未來學校發現了要堵著這個漏子,那也沒關系了,那時品牌效應早已深入人心。
歐陽娜哪兒知道景淮的腸子是山路十八彎,每一彎都是套路都是坑,就等著歐陽娜往里面跳。
歐陽娜還簡單的以為景淮要場地就是像開奶茶店一樣賣酒精飲料,她思索一會兒查著電腦說道:“校園里大道兩旁的鋪子都沒有了,全都租出去了。創業的話,有一家創業咖啡奶茶店的要了體育館前的鋪子,一個文創的要了學術報告廳旁的鋪子,我查查……現在唯一剩下一間給學生創業用的鋪子只有……”
歐陽娜將頁面拉到最后,說道:“這里查到一個,一號女生宿舍背后有三間鋪面,這里原本是堆放雜物的地方,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想申請做快遞的收發件的地方。”
“娜娜老師!我的終生幸福可是掌握在你的手里。”景淮用可憐巴巴的眼神看著歐陽娜。
歐陽娜說道:“行吧!這個我能以生工學院的名義幫你爭取一下,畢竟商學院有很多創業團隊,學校已經給他們扶持了,咱們生工學院除了你以外,一個申請創業的都沒有,學校也應該表示一下。”
專業不同,學習的內容不同,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就不同。
商學院的學生在大學時就要實戰創業、炒股、開公司什么的,所以每一次學校有創業扶持名額,他們都積極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