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終端公司發布了一款直到現在還沒有名字的產品,但就是這款連名字還都沒有的產品讓這個世界的很多企業都已經不安寧了,別說企業了,據可靠消息,某超級大國的總統登科這個時候都有些睡不著覺。
芯片與系統一直是這個超級大國的核心,成了終端的產品讓他們看到了巨大的危機。但僅僅如此,絕對不至于讓這個超級大國的總統過于擔憂,那是微軟和英特爾谷歌高通這些企業該頭疼的事兒。
但五角大樓今天送來的一個報告卻讓登科徹底的睡不著了:報告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成了終端發布的新產品的電池。
“超過7000wh/kg!”登科實在難以接受這個事實,根據他得到的資料,這個時候鎂國國內的頂尖能源企業最先進的技術所制造的電池還沒有達到500!
就這,還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下實現的!如果要商用,考慮各種問題以及安全冗余,這個數字還會更低!
從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再到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一直在不斷的提升。可是提升的速度相對于工業規模的發展速度而言,相對于人類對能量的需求程度而言,顯得太慢了。甚至有人說,人類的進步都被卡在“電池”這兒了。
這個時候,竟然有人做出了能量密閉超過自己最先進水平十幾倍的電池!這是登科乃至整個國家都不能接受的!
能源的突破甚至比芯片比系統都要重要的多!
如果說芯片和系統決定一個國家的科技究竟能達到何種水平,那能源顯然是科技的根基,不僅僅是科技,能源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的根基、萬物的根基!
一個民用產品,即便它再強,登科也不擔心。但是,超過現有技術將近20倍的能源體一旦出現,影響的何止是民用產品,這東西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這樣的技術必須掌握在我們的手里!你們研究的進展怎么樣?”登科立即招來相應的負責人,詢問道。
“沒有進展。目前該產品沒有公開發售,只有參加發布會的記者手里有少量的產品,來到國內的三臺全部被我們征用了。拆解之后全都報廢了,目前沒有任何的進展。”
匯報工作的是白殿能源問題特別專家,國家科學院院士,能源動力實驗室核心研究員迪格·布朗。
“研究結果呢?別的不說,材料總能檢測吧?”聽布朗這么一說,登科頓時皺眉。
“材料是能夠檢測,但是完全脫離我們的認知!”迪格·布朗這樣說道,但他沒有解釋更多,說多了登科也不會懂。
迪格·布朗直到現在還完全處在一種懵逼的狀態:
這些年電池的發展也很快,出現了很多新材料新形式的電池,但無論怎么發展,電池的基本構造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都有正負極電解質等。
但成了終端這個款產品里的電池顯然超出了他們的認知,外觀看起來就像紐扣電池一樣,拆解之后,里邊竟然全是極其微小的金屬顆粒,顆粒的種類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