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的專業性就很強,起碼要精通兩三種樂器。
參與進來,把握編曲的方向和風格,這是陳煊必須要做的。
總不能把《像我這樣的人》編成搖滾風吧?
像此類抒情的歌曲,最忌諱的就是花里胡哨。
一切就以平淡悠長為主。
譜曲,填詞,編曲,錄音……
詞曲陳煊有現成的。
光是編曲和錄音,他們就花了將近十個小時。一旦進入錄音棚,平常自我感覺良好的聲音,不可避免會暴露出很多的瑕疵和不足,制作人會在后期進行修整,一個百萬級別的調音師,能把五音不全修成天籟之音,這就是很多網紅和網絡歌手頻頻“車禍現場”的原因。
新人第一次上路,小心翼翼,反復NG了很多次后,陳煊才完成兩首歌的錄制。
一個是《像我這樣的人》,另一首便是《童話鎮》。
雖然這首歌更適合女聲唱,但他才是版權所有者,男聲版本顯得多余,可很有必要,也許有些人就喜歡男聲的低沉滄桑呢?
當陳煊一下拿出兩首“原創”歌曲,可把錄音室的工作人員嚇得夠嗆。
要知道,寫出一首火歌是多么不容易。
很多歌手都在“吃老本”,一首歌唱一輩子、吃一輩子
他們作為音樂從業者,參與錄制的歌曲,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一首歌的前奏響起來,火與不火,他們都能判斷出個大概。
他們敢斷定,這兩首歌一定能火,具體能火到什么程度,現在下定論為時過早,一切交給市場和時間檢驗。
在此之前,他們還以為陳煊是個徒有其表的網紅,見識到陳煊的“創作”能力,不由得連連稱贊,眼神都透著股敬佩。
老板大手一揮,全員總動員,齊心合力的完成錄制。
這只是半成品。
還有混音,母帶處理,后期制作……
一首歌曲的誕生并不容易。
其中可供操作的環節有很多,這就會導致歌曲的質量參差不齊。
最粗制濫造的歌曲,兩三千塊錢就能搞定,或許還能更低。
什么都用最好的,敞開來燒錢,理論上是沒有上限的。
陳煊原以為要大出血一次,畢竟他的存款可不多啊。
怎想老板只是象征性收了點成本費,想想無非是想放長線釣大魚,留住他這個潛在大客戶,做生意嘛,眼光肯定要長遠一點。
這招可不正中陳煊下懷?
雙方一拍即合,皆大歡喜。
看了下時間,快六點了。
“歌最快什么時候能弄好?”
“三天之內沒問題,到時候我通知你!”
“行,那我先走了!”
“慢走啊!”
陳煊與老板道別,準備去吃晚飯。
在此期間,他沒有辜負粉絲的期望,把《像我這樣的人》的demo掛在微博上。
demo是歌曲小樣的意思。
通常來說,demo只是半成品,用于在出碟之前測試效果,瑕疵不可避免,但音質方面,肯定要比視頻音軌要強不少吧?
這樣也算給粉絲一個交代。
干完這一切,陳煊心情舒坦多了。
“叮咚……”
嗯?電話來了。
來電顯示為陳賓。
“喂,賓哥,怎么有時間找我啊?”
“難得清閑下來,到處逛逛散散心,對了,你人在魔都沒?”
“在啊,怎么了?”
“沒事,我現在就在魔都,要不咱們哥倆出來聚聚?”
“成啊,怎么不成,你在什么地方?”
“你把地址發過來,我去找你!”
“好,咱們微信細說!”
掛了電話,陳煊立即動身前往約定地點。
剛才打電話的男人叫陳賓,他們是一個村里、一起長大的發小,兩個人的關系一直不錯,長期保持聯系,因為比陳煊大三四歲,所以陳煊叫他賓哥。
不同于陳煊聰明優秀,陳賓就比較平凡普通。
還記得上小學那會兒,陳賓是學校里的“孩子王”,經常像大哥一樣罩著他。
對此,陳煊一直心存感激。
要知道,十幾年前,法律法規還不怎么完善,“小混混”欺負人還是蠻普遍的。
后來陳賓和人打架,學習成績又不好,初中沒讀完就中途輟學,在家干農活沒盼頭,十五歲不到就南下打工。
之后他們倆見面的次數就很少了。
偶爾會聊聊天,但次數頻率很少。
基本上,每年只有逢年過節,村里的小伙伴才能聚幾天。
現在陳賓有時間,叫他出來聚一聚,敘敘舊,聊聊天,陳煊哪有推辭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