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來到草莓音樂節的現場!”
偌大的舞臺上,兩個主持人攜手登臺。
這意味著節目即將開始,全場沸騰不止,期待自己喜歡的樂隊登場表演。
“這次草莓音樂節可謂異常特別哦!”女主持人感受到場下的氛圍,驚訝笑道。
“那可不是?”
男主持人眉梢一挑,接過話茬,“這次是草莓音樂節和《樂隊的春天》首次合作,將會有更多樂隊登臺表演,帶給大家更多元化的試聽感受!”
“是啊,這次音樂節,一共有五十二個樂隊來參加,保證讓大家聽個夠,聽到爽!”
“沒錯,在樂隊登場之前,我們要感謝《樂隊的春天》節目組,鯊魚TV,老虎TV,丫丫直播,企鵝音樂,網億云音樂,稻田唱片……等伙伴的大力支持!”
主持人顯然是“綜藝”主持人,對待這類現場節目拿捏不準,婆婆媽媽對講半天,所幸把節目規則講清楚了。
這兩人多半是《樂隊的春天》塞進來的。
既然要擴大知名度,那必須要做出改變。
能招攬這么多投資方和合作伙伴,草莓音樂節在商業化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好,那么廢話不多說,咱們把舞臺交給我們的樂隊!”
話音剛落……
“轟!”
舞臺上煙火四射。
臺下歡呼雀躍。
第一個登場的叫艾米樂隊。
一個三人民謠樂隊。
“啊啊啊,我的媽呀!”
“艾米艾米艾米!”
“艾米,我愛你!!”
場下靠前方的觀眾席,歡呼沸騰,嘶吼不止。
主唱就叫艾米。
留著過肩長發,有股清新出塵的氣質。
據說她是個海龜,學的是“鄉村音樂”,曲風很是恬淡自然,如同放映機在播放田園鄉村生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三個人走向舞臺中央,一同鞠了個躬。
“噢噢噢!!”
場下的粉絲隱隱要失控。
再看豎在舞臺上方正中央的顯示屏,閃現出幾分數字,25366,25880,26750……
這是通過聲音接受設備,和直播間的人氣熱度,計算出來的綜合“吶喊值”。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代表樂隊的人氣。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能體現出粉絲的凝聚力和瘋狂程度。
這是音樂節現場所需要的,可以給直播間帶來震撼的試聽感受,從而打響人氣,把“樂隊”和“搖滾”,逐漸推廣到大眾生活中。
這次只是個試驗,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可以,可以啊……”
場下觀眾席,第一排的地方,一個五六十歲的男人點頭稱贊道。
這一排全部是行業內的大佬。
有草莓音樂節的主辦方。
《樂隊的春天》的導演和工作人員。
鯊魚TV、丫丫直播等工作人員。
企鵝音樂、網億云音樂等工作人員。
由此可見,圈內對這次音樂節異常重視。
而這位“老人”能坐在中間,地位不可謂不高。
“楊老說笑了!”
旁邊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笑道,語氣頗有些恭敬,“樂隊式微啊,我們能做的就是絕不含糊,竭盡所能大力推廣!”
他就是草莓音樂節的負責人,張俞隆。
他身邊這位老人,便是國內的搖滾第一人,音樂界的不老松——楊昊老先生。
說起楊昊老先生,一生只能用“傳奇”來概括。
楊昊不僅是國內搖滾第一人,更是對國內音樂做出了不小貢獻。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楊昊奠定的華娛樂壇的基礎,引進國外優秀音樂,并大力推廣,沒有楊昊就沒有近現代的流行音樂。
楊昊就是國內流行音樂的鼻祖。
目前火熱的作品,很多能聽到“楊氏情歌”的影子。
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咖,年輕晚輩哪有不恭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