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以先埋伏一手。
不能把話挑明,暗中把矛頭指向陳煊就行。
這就考驗文案人員的能力了。
……
“大家好,我叫黃松林,馬彥杰的老朋友!”
“對于昨天發生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來說兩句!”
“陳煊是無辜的,節目的規則早就定好,按照流程規則辦事,怎么會和陰謀黑幕扯上關系?請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
“此外,陳煊真的是我見過,最有天賦的年輕人,音樂節上的表演,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希望大家理智對待……”
“罷唱”事件第二天,依舊愈演愈烈。
經過一晚上的發酵,已經牢牢占據熱搜榜首。
馬彥杰和陳煊兩大流量撞到一塊兒,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化學反應。
今年最火爆的網絡事件沒得跑。
粉絲不知站在哪一方,噴完這個又去噴那個,完全是“攪屎棍”般的存在。
這更讓事件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無形之中,推動了輿論的發展沸騰。
半夜,微博還為此癱瘓了一段時間。
可見熱度是如此的驚人。
今早一起來,事件逐漸惡化。
所有人都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
沒有辦法,迫于壓力,以及愛才心切。
黃松林頂著壓力,出面擁護陳煊。
這件事會發展成這樣,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有義務和責任站出來澄清事實。
然而效果卻不慎理想。
“什么幾把玩意兒,要我說,搖滾就和馬彥杰一樣,就應該扔進垃圾桶!”
“的確,陳煊的作品沒得黑,但他確實有‘浪費時間’的嫌疑,那個什么所謂的‘吶喊值’,實在是高得離譜,要比其他樂隊,起碼搞出上十倍,說和主辦方沒有py交易,我是真不相信!”
“一碼歸一碼,馬彥杰不是天才?那么多樂隊,就因為兩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草莓音樂節也是的,跟什么綜藝節目進行合作,把規則搞得亂七八糟,主播就好好當主播吧,娛樂圈的事兒,瞎湊什么熱鬧?”
關注量只有二十萬的黃松林,一下子受到網友的親切問候。
不但沒有為陳煊“洗白”,反而起了反作用。
看到事件愈演愈烈,黃松林略帶歉意地道:“對不起,要不是我……”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陳煊倒表示無所謂,看得很開,“攤上這檔子事,誰也沒法預料!”
其實,他已經習慣了。
才出名兩個月不到,類似的事件,他就經歷了好幾次。
不過這一次很棘手。
對手是馬彥杰。
一個有實力有地位,頗具爭議的人。
凡事和馬彥扯上關系的人,多半沒有好下場。
他還能怎么辦?
“煊家軍”在極力抵制網友的“入侵”。
但然并卵,不過是螳臂當車。
如此他就干脆不管不問,也命令他的工作室時刻關注,但沒有他的授意,不可輕易去評論解釋,先讓子彈飛一會再說。
事情總會出現轉機的。
不慌,問題其實不大。
不管在什么領域,實力都是硬道理。
陳煊敢斷定,不出三天,這件事絕對會告一段落。
最終的結果一定是正義戰勝邪惡。
陳煊當起了“佛系青年”,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光影傳媒官方的聲明,再次往火中傾倒汽油。
“轟!”
輿論爆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