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沐陽的方案格式標準,字體優美,條理清晰。
江昆接著看下去,不覺拍案叫絕,這樣成熟的方案,就算是他們辦公室的秘書或者那些調研員也沒有這番見解。絕了。
不但分析了眼下經濟大方向和現狀,同時還提出解決方案而每一條方案都有詳細的說明,應急辦法,甚至還有政策方針的支撐。
完美無瑕!
這是江昆的看法。
當然事實上還有一些地方需要細化完善,可在江昆看來,一個只有高中生年齡的老實巴交的農民,做出這樣的方案,并且是當場做出,一些小瑕疵完全應該忽略不計,所以他覺得完美!
當然,作為決策者,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不會是單一的,獨立的,可以說他的每一個決策每一句話都會對周邊的人和事物產生影響,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他得慎之又慎。
尤其是眼下這個節骨眼上,他剛到這兒,需要協調的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同時他又清楚,上面派自己過來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要小心謹慎的面對所有決策。
眼前對沐陽這件事,他動心了,可也不會草率的做出決定。
因此,江昆又問了沐陽很多問題,有政策性的,也有技術方面的,安全方面的,還有此事對整個大局的影響點在哪兒。
說白了,討價還價!
事情做到這兒,其實就是一場買賣。
沐陽當然心知肚明,他一一給出答案,并且努力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引導。
經過兩個小時的探討,江昆終于答應按照沐陽給出的方案實施。
江昆在不違反政策法規的前提下,給予沐陽支持和幫助,把沐陽的磚廠當成他在靖興地區的試點,發展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的試點。
江昆要的是試點成功,從而打開局面,也就是說政績,而沐陽就要為江昆的政績添磚加瓦,沐陽要的最直接,就是自己經濟上的收入。
兩人很快談妥,江昆這才把眼下能夠給予沐陽的支持說出來。
他不想牽涉其中,所以他不會公開支持。
沐陽沒有異議,見不到曙光,誰愿意站在前面?
江昆讓沐陽不用去信用社貸款,他這兒有現行的政策,支持農村小市場經濟發展改革的資金,他在權限范圍內批給沐陽三萬,這筆資金要專款專用,有專人監督審計。
沐陽一聽,這是天大的好事,看來自己這是找對人了。
兩人就一些事情又說了幾句沐陽高高興興的離開了江昆的辦公室。
天色已經很晚了,沐陽不可能回家,另外一方面江昆特批的資金也是在權限和政策范圍內的,所以還有一些程序要走,最快也得明天下午才能拿到手,這點時間沐陽必須要有,所以他只能簡單的吃了點飯,找地方住下來,等待走程序,完善手續。
事情超出想象的順利,也讓沐陽信心大增,有了江昆的支持,很多事情自己可以放開手腳去做,現在他是時候思考一下接下來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