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宣傳開,把磚賣出去,以石頭寨的磚的質量來說,后面會輕松很多。
打定主意,沐陽不再多想,很快沉沉睡去。
早起的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把沐陽從夢中叫醒,他隨即起床洗漱之后,先在磚廠轉了兩圈,這兩天不在,看來趙徳柱沒有偷懶,做得很好,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者。
看了一圈以后,沐陽在磚廠門口遇到了趙徳柱他們幾個人,沐陽讓其他幾個人先去干活兒,他有事和趙徳柱說話。
沐陽把自己心中的疑問和趙徳柱說了。
趙徳柱一一回答,并告訴沐陽磚廠現在一切都正常,他們這兩天可以做好準備先燒兩窯試試,如果有什么問題再做調試。
并且趙徳柱還給沐陽詳細的算了一筆賬,每窯磚能出多少,需要多少成本等一一計算,還把眼下市場磚價說了說。
這和沐陽打聽到的差不多,這么一說沐陽心中有數了。
現在在整個龍嶺縣,還開著的磚廠就縣磚瓦廠,而石頭寨地處龍嶺縣中間位置,離鎮政府和縣政府所在地不是很遠,離周邊鄉鎮同樣不是很遠,如果宣傳做好,再加上質量市場基本能夠搞定。
可沐陽不滿足這些,他要做的更好,甚至他想把縣磚瓦廠的生意搶過來。
國營單位現在大多數思想上還停留在公社時期,人員冗雜,機構繁多,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局面,直到八七年以后才逐漸轉變,機構改革,改變人浮于事的局面,也算是第一批鐵飯碗下崗的嘗試。
磚瓦廠同樣如此。
想到這兒沐陽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每塊磚比市場價格便宜一分錢,這可是個很大的降價。
要知道在這時候,剛從公社時代轉變過來的靖興地區人民,一個壯勞動力每天十個公分,折合人民幣才一毛錢,一個月全勤也才三塊錢,這每塊磚降價一分錢這個舉動,得要多大的決心才能做出。
但沐陽不管這些,他要的事賺錢,把市場占住了,錢自然來了。
磚廠,看的就是市場看的就是數量,數量出去了,錢也就回來了。
把一切想好以后,沐陽來到大家中間,和大家一起動手收拾場地,同時問問那些不來的是什么情況。
“沐陽,我們這么干下去每天能有多少錢,會不會有兩毛錢?”沐陽剛抓起鋤頭,就有一個人靠過來問道。
沐陽笑笑:“當然,不管其他的,我每個月給你們十二塊錢!”
大家一聽,有這么多錢,頓時高興了起來。
有人問道:“聽說昨天有人退了不來磚廠,我能不能讓我弟弟過來?”
沐陽笑笑:“這個不能吧,書記說了,每家每戶只能一個人過來,不然影響了農活,我可擔當不起書記的怒火哦!”
那人訕訕笑著,村支書的兒子在一邊同樣會心一笑。
又有人問道:“那這兒真的只要三十五個人嗎?”
沐陽笑道:“當然,一個多的都不要,誰來也不管用,多一個人,大家的收入就要減少,你們愿意嗎?”
大家當然知道,總量在這兒,人多了自然攤薄了利潤。于是不再說話。
沐陽接著說道:“等正式開工之后,還會有一些管理制度出來,凡是干活不認真,不負責的,不聽指揮的,都要處罰,干得好的,當然也會有適當的獎勵!”
當天把磚廠收拾齊整,沐陽也讓趙徳柱通知所有報名的人,明天早晨過來正式上班,準備泥巴等原材料,而沐陽則帶著一個壯小伙兒去鎮上供銷社去采購手推車,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燃料煤炭,一切準備就緒,只等待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