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幾天,我們還開不開門?”
謝韻兒有些焦急地問道。惠娘和周氏家大業大,不在乎藥鋪這點兒收入,但謝韻兒卻不能不著緊。謝韻兒于藥鋪所得,是謝家一家收入的源泉。時值年關,正是藥鋪一年里最賺錢的時候,謝韻兒不想就此歇業。
惠娘想了想,道:“該營業還是要營業,不然外面不知道會怎么瞎傳……找人收拾一下,爭取明天就開門。”
事情商量完,周氏和謝韻兒下樓去收拾東西,沈溪則趁機把他關于整合府城三教九流勢力的構想說給惠娘聽。
惠娘苦笑:“小郎,你的主意好是好,就是……我如今有些應接不暇,年底事情多,我太忙了,這些事還是等年后吧。現在要先弄明白,究竟是誰做的,咱防著點兒就是。”
……
……
藥鋪于次日下午重新開張營業。
惠娘特別找了人在門口盯著,一旦有事,馬上飛奔去縣衙、府衙報官。可一連兩天,藥鋪以及作坊都沒人前來搗亂,惠娘心中一松,暗念阿彌陀佛,以為災難就此過去了。
沈溪卻有些不放心,讓宋小城去城里打聽,很快便獲悉那些人其實根本就沒走,就躲在碼頭附近的客棧,似乎在醞釀更大的陰謀。
雖然這批人是誰派來的尚不清楚,但據宋小城說,這些人都是“北邊”口音。
宋小城由寧化來府城后,認識了幾個“大哥”級別的人物,都是寧化過來討生活的。宋小城原本就交游廣闊,到府城擔任印刷作坊管事后,希望得到這些“江湖大佬”庇護,于是跟這些人有些聯絡。
但這些人看起來人五人六,其實并不是汀州幫派組織的核心成員。汀州府因為有河運,所以江湖組織分成“水路幫”和“旱路幫”,“水路幫”中包括漕幫和船幫等組織,而“旱路幫”則多少跟城外之前鬧過的亂賊有牽連。
相對而言,“旱路幫”這些人更為兇殘。
“旱路幫”的人,主要靠雞鳴狗盜手段生存,而“水路幫”則通過押船、組織力夫拉纖以及到渡頭給人扛包等活計過活。
宋小城認識的這些人,都在“水路幫”中做事,這些“水路幫”中人有個共性,就是不怎么愛管閑事……只要事情沒欺壓到頭上,那就算天大的事也不會出面。
上次書店指使人打砸印刷作坊,就是找“旱路幫”幫忙。
沈溪把城里的江湖組織大概了解清楚,盤算怎么才能把這股地下勢力引為己用。
眼下惠娘經營的行當中,只有銀號雇了幾個護院打手,但若銀號遭人惦記,以現在銀號那點兒人手根本就不夠用。
這年頭,搶銀號可比幾百年后搶銀行風險低多了,難保那些“旱路幫”的人,不會鋌而走險。
************
ps:大爆發開始!第一更!
今天保底十更,如果成績好甚至可能二十更,大家訂閱和月票支持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