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明文和沈明堂去后院見李氏,周氏才拉著沈溪和謝韻兒,吩咐道:“憨娃兒,你跟謝姨去藥鋪,到了那兒上樓好好溫書。知道嗎?今天我留在家里看著,不然,指不定他們要怎么欺負你爹呢!”
……
……
沈溪跟謝韻兒成婚幾日都同榻而眠,只要李氏沒走,這場戲就要繼續演下去,只是李氏不再跟第一天“圓房”時一樣,往沈溪的臥房硬闖。
五月十二是沈溪跟沈明文、沈明堂出發到省城趕考的日子,提前幾天兩家人便開始做起了準備。
李氏老謀深算,為了防止她一走周氏就要沈溪寫休書把謝韻兒趕出家門,特別要送沈溪和沈明文上路后才啟程回寧化,她更跟惠娘預支了謝韻兒未來幾個月共計三十兩銀子的工錢和藥鋪分成,認為這樣便斷絕了謝韻兒拿“沈家錢”去貼補謝家的心思。
這天早晨,沈溪很早就起來收拾。
此行福州,一去一回需要三個多月,本來一些日常用度可以到了福州后再買,可李氏管得很寬,怕那邊缺東西,不但讓沈溪備了衣服,還把筆墨紙硯以及需要溫習的書籍全盛在大箱子里一同上路。
這年頭遠行,如果是平頭百姓,必須要有官府出具路引,若是行走上千里,更必須要有合適的理由。而沈溪和沈明文是秀才,本身又是前去省城趕考,自然不用辦理這些繁瑣的手續,同時按照規定,他們還可以享有家人“送考”的權利。
本來伯侄三人一輛馬車就行,但因隨行所帶的東西太多,非得兩輛馬車不可。
惠娘幫忙叫了商會的馬車,同時讓車馬幫一個叫馬九的頭目,沿途幫忙趕車和打理。這馬九是宋小城的左膀右臂之一,是沈溪讓宋小城特別“栽培”的對象之一,將來可以放出去掌管一方。
馬九有機會幫商會大當家做事,跑上跑下非常勤快。
五月十二,早晨。
兩家人送沈溪出門,沈溪在臨走前偷偷寫了份“休書”塞給謝韻兒,意思是在他走之后,她隨時可以拿休書去官府改籍回娘家,但謝韻兒只是把休書擱枕頭下放好,沒見她有多重視,似乎不想剛成婚就當“棄婦”。
臨走的時候,哭的最傷心的是陸曦兒,沈溪哥哥不但成婚,而且還要遠行,很長時間回不來,小妮子年歲不大不懂得什么叫矜持,抱著沈溪就是一陣痛哭。最后老太太一句“成何體統”,令惠娘不得不上去把女兒拉開。
林黛則耷拉著腦袋站在一旁,她雖然傷心。但也知道沈溪回頭就要“休掉”謝韻兒,那她還有機會做沈溪大婦,也就沒有太多抵觸情緒。
送別時一番依依不舍,連傷勢不輕的沈明鈞也從房里出來了。
沈溪見老爹被祖母打得連路都走不太穩。心里慨嘆,李氏的管教方法根本便是一個專橫跋扈的老頑固,以前他還覺得只要中舉和第進士,應該以中興沈家、讓沈家上下過上好日子為己任。
但現在看來,想方設法離開這個封建守舊的大家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沈溪心里清楚。母親周氏巴不得分家,就算便宜老爹不同意,但只要他能考上舉人或者進士,就有足夠自立的理由,完全可以來個不分家而分家,把老爹老娘接到外地,到時候李氏就算想管,也是鞭長莫及。
沈溪跟馬九一輛馬車,車上載著口大箱子,車廂里空間相對狹窄。閩粵之地又是山嶺眾多,這一路都不太好走,坐在馬車上會非常顛簸。
有鑒于此,沈溪干脆坐到外面車架上,既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又可以讓自己舒服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