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是“優則學,學而優”。
語出《論語》,原句是“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是一道截搭題,原本的意思是,做官了有余力可以去做學問,若做學問有余力和空暇。就能做官。但如此前后句式一截,意思就變得非常古怪,有空暇則學習,學習了就會有空暇,這題目陡然變難。
蘇通臉上帶著諱莫如深的笑容:“沈老弟,你別問我為何要送這三道題過來。你只管先做做看,若能做得出來最好,做不出也沒什么,切不可與第三者知曉。待明日,我再來與沈老弟你討教一二。”
雖然蘇通沒把話說明白,但沈溪大概能估摸出一些“門道”,這分明是在說,這三道考題很可能是本屆鄉試的考題,也就是說很可能題目已經泄露了。
沈溪不敢大意,他進到房中后,立即把寫有題目的紙張給燒了。
若這真是考題的話,被人查究出來,罪責可不小。
一晚上沈溪都在思索這三道題,以他的學問,要論這三道題,算不上困難,但要把文章寫得十全十美也有些難度,首先是無法揣摩出題人的用意,這跟縣、府、院試和歲考不同,童生試和歲考沈溪至少知道出題人是誰,他們的背景如何,而他們出題大致要考核的方向在哪里。
等第二天蘇通再次造訪時,沈溪一個字也沒寫。
蘇通似乎早已料到會是這種情況,輕嘆道:“沈老弟未免思慮過甚,其實這三道考題沒什么,究竟是否本屆鄉試考題根本就做不得準,只能算是打題吧……”
每當鄉試來臨,內簾官要在考前兩天入場,也就是說,初九考試,考生初八入場,內簾官要提前兩日,也就是初六即進場。
進場之后,大門就會鎖上,出題和考試時,內簾官吃住都在考場內不得出來,防止現出的考題泄露。
雖然這規矩看似嚴密,但因內簾官是提前就委任好的,他們可以得到外簾官的一些囑托,提前把題目出好,這樣考題就會提前流出。
沈溪道:“算算時間,內簾官此時應該進簾了?”
蘇通愣了愣,點頭道:“理應如此……沈老弟,你我相交莫逆,在此我老實告訴你,這三道題目,總有一兩道貼近本屆考題,現如今你我提前獲悉,不妨將題目好好參詳,這對你我最終榜上題名,不是大有助益嗎?”
沈溪對此非常無奈。
科舉考試最忌諱的就是泄露考題,沈溪本可以憑借真本事去考,就算提前兩日獲悉考題,其實最多是可以翻看一些程文,再找人加以總結后提前作出考題,背熟之后于考場之內默寫出來。
但這對博聞強記的沈溪來說,根本就沒什么必要。
若事情敗露的話,絕對不單止被剝奪考試資格那么簡單,他以后的科舉之路,也會被徹底堵上。
**************
ps:第三更送上!
啥都不說,天子繼續碼字,爭取再11點前能趕出一章來,大家趕緊投票,不要讓天子流汗又流淚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