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通得意地道:“在下來自福建汀州府。姓蘇。”
唐伯虎聽了之后,臉色稍微變了變,再看看旁邊的沈溪,大概明白了幾分。他心想:“原來令希哲兄出糗,無地自容之人,就是這二人。”
祝枝山在南京城被兩個福建舉人羞辱的事。在江南傳得很快,祝枝山也是覺得顏面無存,只好以趕考為借口,提前到京城躲避輿論。祝枝山到京后,找人送了請柬,邀請蘇通和沈溪赴宴,祝枝山并未有責難的意思,只是想冰釋前嫌,他還特意邀請徐經和唐伯虎一同見證,結果卻被人放了鴿子。
當時沈溪的確是答應陪蘇通一起去,可因為幫江櫟唯追查府庫盜糧案,沈溪只能選擇放棄出席,結果經這一事,祝枝山更加無地自容,成天躲起來都不敢見人了,埋頭苦讀,只等禮部會試開始。
祝枝山已非少年,就算面子上掛不住,并沒有打算報復,可受祝枝山提點和恩惠的唐伯虎就沒那么好脾氣了。
唐伯虎將祝枝山當作至交好友,也當半個先生,先生有辱,作為學生的若不找回場子,實在有辱師門。
“好,好,好。”唐伯虎語氣不善,“敢問這位蘇公子,蘭陵笑笑生身在何處?在下倒要見識一下。”
蘇通可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唐伯虎視為敵手,他并不知道祝枝山和唐伯虎有那么大的淵源,這次出來搭話,不過是想借唐伯虎的名聲,來為自己揚名。若是能跟唐伯虎這樣的吳中大才子引為知己,不僅有面子,而且還可以通過唐伯虎結交到更多的名士和權貴。
蘇通稍微想了想,《金瓶梅》是“蘭陵笑笑生”寫的,也是他刊印的,可他還真不知寫書的是誰,不過他知道為插圖作畫之人,就是他的好朋友沈溪。
“實不相瞞,在下與蘭陵笑笑生的淵源,全在《金瓶梅》一書上,刊印此書之人,正是區區在下……”
一句話,不但唐伯虎訝異,連在場那些南方的舉子也都嘩然。因為他們都錯聽成一個意思,認為蘇通這是承認他自己就是“蘭陵笑笑生”。
其實寫書跟刊印書籍的,很少會是同一個人,就連曹雪芹寫出千古名著《紅樓夢》,可刊印書籍的仍舊是那些善于鉆營的商賈,這是印刷界的一個常識。
可在這年頭,印書的人本來就少,就算有讀書人寫出詩集,那也是自己寫自己找人印,從未聽說過找別人代勞的。所以他們聽到蘇通說刊印《金瓶梅》的是他自己,自然想成蘇通就是原作者。
“就你?”唐伯虎臉上多少帶著幾分不屑,重新打量滿臉自信的蘇通一番,心里卻產生了幾分懷疑。
祝枝山夠厲害了吧?吳中大才子,祭文和詩詞、書法那般了得,居然折在這名不見經傳的蘇通手上,那他自己承認就是“蘭陵笑笑生”,事情反倒容易解釋了。
正應了一山還比一山高,能作出《桃花庵詩》,寫出驚世駭俗的《金瓶梅》,此人才學能小得了?
那祝枝山輸得也就不是很冤枉!
************
ps:第三更!
嗚嗚嗚嗚嗚嗚,好感動,“炫熙爸爸”又慷慨打賞1萬點!天子感激不盡!啥都不說,爆發為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