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唐伯虎筆下便出現一幅不倫不類的《春山伴侶圖》。
等他放下筆時,旁邊人贊嘆不已,畢竟以唐伯虎的畫功,遠非平常人能及,即便是眼前這副虎頭蛇尾之作,當世名家也會贊嘆一句:“畫的不錯。”
等唐伯虎畫好后,沈溪那邊仍舊是不急不躁。
在場懂畫的人不少,卻沒有一人能分辨沈溪畫風的流派,反倒覺得,沈溪的畫風與唐伯虎很相像,甚至一些皴法,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唐伯虎不由暗自揣度:“他為何要仿我的風格?難道他以前見過我的畫作?”
帶著疑問,一幅《春山伴侶圖》完成,但沈溪仍舊沒有落筆,他還要在上面題詩,這也是這幅畫的精髓之所在:“春山伴侶兩三人,擔酒尋花不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
配合畫作上兩位文士盤坐于臨溪的磯石上尋幽晤談的場景,平添了幾分雅致,更成為這幅畫的點睛之筆。
等沈溪落筆后,唐伯虎率先發出質問:“沈公子,為何要模仿在下的畫風?”
連旁人也看出來了,這兩幅畫作實在太像,無論是所畫內容,還是繪畫技巧,便連意境都頗為相似。只是誰模仿誰的問題,不太好說,論大氣,似乎是沈溪的《春山伴侶圖》更勝一籌啊。
沈溪抬頭望著唐伯虎,故作驚訝之色:“唐公子的話在下不得其意,這信手之作,全然隨筆,何來模仿一說?”
蘇通這時候跳出來,不屑一顧道:“閣下莫不是認為自己輸了,想賴賬不成?不知道你們比試作畫,卻是誰先落筆,誰跟在后面畫的……我看你這是畫虎不成反類犬,自認不及,便反咬一口,以混淆視聽。”
饒是唐伯虎臉皮厚,這會兒也不由面紅耳赤。
他之所以認為沈溪是在模仿他,是因為他知道,有些繪畫技巧純粹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沈溪卻運用自如。
要說一兩個技法也就罷了,偏偏沈溪整幅畫中,跟他所用皴法和技法相同的地方,不勝枚舉,這簡直是把他以前的畫拿去研究到爐火純青才來跟他挑戰。
卑鄙啊,居然拿我的技法,來下我的威風……
可唐伯虎細細一想,不對啊,要說他名聲鵲起,也就幾個月時間,以前別人也不會拿他的畫作為研究對象。
若沈溪只是研究了一兩個月,就能把他的畫研究得如此透徹,那繪畫的造詣恐怕遠在他之上。更有甚者,今日他前來并未知會旁人,進來后又是他主動提出比試,沈溪根本無從提前有所準備。
***********
ps:第五更到!
繼續為新盟主“磊洋”贊!各位兄弟姐妹,想要看更多的更新嗎?速度訂閱、打賞和投月票支持啊!成績越好,更新越多哦!
還有推薦票,這周下滑很快,請大家務必幫忙投票支持一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