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通心想,我不都介紹給你認識了嗎?
可惜你不知道他就是這屆會試的會元,大名鼎鼎的沈溪而已。他搖搖頭道:“有機會再說吧。”
李愈聽出蘇通言辭間有些敷衍,心里一嘆,卻在想:“還是走科舉之途好,考取秀才中了舉人就有功名在身。而后考進士,就算考不中,只要身邊認識的朋友有誰考中了,就會有做官的當靠山……我一定要想辦法讓蘇兄代為引介。”
李愈叫來上好的茶點招待,但這點小恩小惠明顯打動不了蘇通,怎么說蘇通也是富家子弟,且不是落魄的那種,就算蘇通長期出行在外,到現在手頭有點兒拮據,但少不了吃喝用度的錢,最多是沒那么多閑錢出去風花雪月了。
李愈想明白這點,笑道:“既然趙畫師有事忙,蘇兄應該無事,不如我們現在就去曉月樓吃上兩杯水酒如何?”
“哦?那倒是不錯。”
蘇通臉上終于掛上笑容,“不過還是先等殿試放榜,卻說我這位朋友,很有可能列于一甲之內。”
李愈怎么都算是讀書人,知道一甲是怎樣個概念。
殿試一甲只有三個人,狀元、榜眼、探花,剛才那些貢士也說了,就算朝廷不遴選庶吉士,這一甲的三人還是鐵定被授為翰林官。
李愈聽蘇通說這朋友有多厲害,心里雖不太相信,但還是頗為期待。
按照以往年份的殿試規矩,殿試結束后第三天一大早就會放榜,最遲也只會拖延到午后,可這屆殿試放榜,都已經到未時了,依然不見動靜。
朝廷不會無緣無故耽擱,貢士們心中忐忑,但好歹也知道自己再不濟也能中個三甲,不過這么等下去,一個個都有些不耐煩了,帶了隨從來的,一律讓隨從出去打探情況,若別的地方開始報喜,要第一時間前來通稟。
眼看未時將盡,殿試終于放榜。
與傳臚是正名次的順序不同,放榜是倒名次的。先從三甲開始,再到二甲,最后是一甲。
因為三甲有二百零二人,其實大多數通過禮部會試的貢士。都會被列入三甲之內,報喜的人一來,雖在貢士的預料之內,但無悲無喜,最多是讓自己心安定下來……總算殿試的文章沒犯禁。只要沒被刷下去,就算是中了進士,回頭照樣衣錦還鄉,光耀門楣。
得到三甲報喜的人,同時被賜予進士服。
進士頭巾如烏紗帽,頂平,展角闊寸馀,長五寸許,系以垂帶,皂紗為之。深藍羅袍。緣以青羅,袖廣而不殺。笏板為槐木,腰帶是青色皮質,以黑角裝飾,垂撻尾于后。
進士服雖不是官服,卻已顯得極為正式,來日的皇宮傳臚時需要穿戴,得到進士服的考生趕緊回去準備,若不合適的話可以找人互相調換,但不能擅自裁剪修改。
因為這身衣服僅僅是借給考生穿戴幾天。等拜謁完孔子至圣先師的釋菜禮結束后,就要歸還朝廷,留給下一屆進士使用。
等三甲報喜下來,蘇通所在茶樓的十多名貢士。已經只有兩三人未得報喜。
在殿試放榜中,沒來消息一般都是好消息,更何況三甲已經公布為二百零二人,考生自己掐著指頭一算,二甲有九十五人,一甲三人。正好是三百人,就是說這屆殿試沒人落榜。沒在三甲,那必然是在二甲或者以上。
到了二甲放榜后,更多人開始注意街道上那些來往報喜的報子,報子在報喜之時,會把二甲進士的名字和名次喊的異常響亮:
“蘇州常老爺,高中殿試二甲第三十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