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濂沉思了好一會兒,這才擺擺手:“按照欽差大人的吩咐辦事,把人請到知府衙門,本官之后會陪同欽差大人跟這些番邦人見面。”
張老五恭敬應是,但轉過身時臉上卻帶著幾分憎惡。
張老五跟張濂是本家,其實非親非故,也就是同姓而已。張濂是云南平夷衛平夷鄉人,弘治十一年履任泉州知府后,將普通衙役的張老五任命為班頭,本來這對張老五是好事,可張濂生性刻薄,平日并無特別照顧,昨天遣張老五出城監視沈溪,實際上跟派他去送死差不多。
張老五因禍得福,在佛郎機人的船上搶了不少戰利品,沈溪說好誰搶的歸誰,結果回到城里,卻被張濂一并收繳,張老五和手底下的人對此大為不滿。
沈溪收拾完畢,在張濂陪同下出了驛館大門。
不出來尚不知,沈溪一上街才發現驛館外面全都是百姓,里三層外三層,本來狹窄的街道足足擠了數千人,見到沈溪在張知府的陪同下出來,人群喧嘩起來,很多人跪在地上,給沈溪磕頭。
“欽差大人在上,您是我泉州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百姓虔誠,磕頭不帶絲毫摻水,頭每一下磕在地上都“砰砰”作響,張濂在旁邊看了有些吃味,卻強裝笑顏,向沈溪解釋:“欽差大人昨日英勇殺敵驅退番邦之事,在民間已流傳開,百姓都是來感謝您的。”
沈溪昨天晚上帶人擊敗在城外港口燒殺搶掠的佛郎機人一事,知府衙門這邊肯定不會主動宣揚,但這回跟著沈溪出去的,既有府衙的衙役,也有商會下屬的武裝人員,這些人在戰事結束后,回去添油加醋一說,沒過多久整個泉州城都知道昨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
外邦入侵,結果是朝廷派來的少年欽差一馬當先,帶著七八十條好漢摸上了佛郎機人的戰船,這位沈大人拿著長刀殺得興起,一連斬下七八個外邦賊寇的腦袋,最后親自俘獲賊首阿爾鳥不拉屎總督……
百姓中,早就流傳著佛郎機人兇殘殺戮之事,百姓當佛郎機人是兇殘的魔鬼,這群兇殘的魔鬼,結果卻被欽差摧枯拉朽一樣殺得片甲不留,百姓只能理解為,少年欽差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也只有具備這等通天本事之人才會成為皇帝的使節。
皇恩浩蕩啊!
沈溪沒想到自己這么便快成為泉州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等他上前扶起幾位看似鄉紳模樣的人,后面的跪拜者陸續站了起來,各種各樣的慰問品送上前,都是些不怎么值錢的東西,比如雞蛋、米團、雞鴨魚肉、米酒等等。
百姓心思淳樸,家中雖然沒錢,但欽差大人昨日那般英勇,應該讓欽差吃點兒好的喝點兒好的,補充體力,若后面再有佛郎機魔鬼殺來,欽差也有力氣出去頂著。
張濂看到這場面,心里更不是個滋味兒:“我幫你們做了那么多事,你們何曾這般待過我?”不過臉上卻不動聲色,擺擺手道:“諸位鄉親父老,欽差大人這就要去審問昨日擒獲的番邦賊人,諸位請讓開路,有什么東西,送到知府衙門便可。”
“好,好。”
人群又開始鼓噪,尤其是聽說要提審佛郎機人,百姓都想去親眼看看,那些被形容得跟魔鬼一樣的佛郎機人,到底是不是三頭六臂面目猙獰。
張濂親自護送沈溪上了官轎,他這才折身回自己的轎子,可還沒走出兩步,后面有人一路小跑從官驛出來,老遠就能聽到那公鴨嗓子在喊:“欽差大人,等等咱家……”
不是別人,正是沈溪的副使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