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先回去,這幾天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我去兵部幫你們問問。”
沈溪心說怎么都得去兵部衙門給張老五等人爭取一下功勞,順帶問問皇帝的意見如何,轉過身,他才想起來不能一點兒表示都沒有,于是從懷里把自己身上帶的一兩多散碎銀子和銅板拿出來,“一點兒小錢,拿去吃酒喝茶吧。”
“大人,不能要您的東西。”張老五趕緊回絕。
沈溪道:“叫你拿你拿著便是,這是你們應得的,我想陛下不是有意要虧待你們,只是沒想到你們并非五軍都督府的人……”
沈溪把銀子留下,與張老五三人一起出了校場,外面朱山駕駛馬車一直等候在那兒。
一起返回京城,但沈溪得先去兵部衙門。通報之后,出來一位主事告之馬文升和熊繡這會兒正在宮里見駕。
沈溪只好在兵部衙門門口等。
直到黃昏時,才有官轎停在兵部衙門外,馬文升從轎子上下來,見到沈溪后略有些詫異。
往里面走時,沈溪把來意說明,馬文升笑道:“倒是老朽疏忽了。”
在尚書房坐下來,馬文升叫人給沈溪送上杯熱茶,然后具體問了一下張老五等人的情況。
當得知張老五曾在泉州之戰立下功勞,而且親自帶人殺上賊船時,馬文升心頭一動,隨后聽說因為張濂關系而不得不滯留京城時,便釋然了。
“如此……讓他們到兵部掛職吧,回頭安排他們到京衛指揮使司,負責訓練兵士。”馬文升笑道,“陛下那邊已同意,前期仿造二十門佛郎機炮,回頭再從泉州將繳獲的火炮送到京城來。”
一次才仿造二十門,皇帝也真夠摳門的。
沈溪道:“學生以為從泉州送來京城不妥……佛郎機人的火炮,又沉又重,從泉州送到京城山長水遠,耗費巨大,不如留給當地衛所,以充實海防,京城這邊另行鑄造便是。”
馬文升一怔,之前弘治皇帝提出來時他沒發現有何不妥,但經沈溪提醒才幡然醒悟,為了省那點兒材料和工錢,居然讓人從泉州運五六百斤一門的火炮到京城來,未免有勞民傷財之嫌。
馬文升點頭道:“你先回去,老朽自會跟陛下說。至于仿造火炮,工匠或有不明之處,老朽會讓他們去府上相問……”
沈溪心想,不是應該去找獻圖的謝遷謝大學士嗎?
馬文升是何等聰明的人?謝遷是文章大家不假,但若要說他對鑄造火炮也有研究,那就未免有些扯淡了。經過這幾天觀察,馬文升已經基本能夠斷定其實獻圖的人是沈溪,不過是過了道謝遷的手而已。
所以,馬文升并不想去勞煩謝遷這樣的大忙人,干脆給沈溪派下差事。
沈溪很想說,其實我這邊也很忙,還有兩個外藩的使節等我迎接,沒時間培訓工匠。再說我對冶煉鋼鐵也是門外漢,提供點兒思路可以,具體的鑄炮事宜,就需要工匠自行摸索研究了。
有之前工部推諉鑄炮的事,馬文升對工部的人不太放心,反倒覺得沈溪這少年很值得信任,讓沈溪去教工匠,其實是讓他去監督造炮。但他顯然忘記了,沈溪是翰林官,不能經常往工部和兵部兩邊走。
沈溪沒有點醒馬文升,恭敬道:“學生記住了。”嘴上雖然答應,但心里卻在想,不登門來求教,休想讓我主動去工部。
幫張老五等人爭取到軍職,沈溪到客棧對張老五一說,張老五驚喜之后馬上給沈溪磕頭道謝。
張老五老大不小了,家里有寡母、妻子,以后想在京城過日子就要有個正經的營生做,終究跟著宋小城去車馬幫打打殺殺搶奪地盤讓他拉不下臉,以前是當差的,現在卻跟著一群社會混混當“賊”,讓他覺得沒臉做人。
可現在不同了,以后當兵,比當差更有前途……誰叫這大明朝,會發射佛郎機炮的人眼下就我一個呢?
************
ps:第五更到!
本章是為新盟主“四十度的誘惑”大大加更的第二章,另外今天幾個站加起來已經有近七十人打賞,謝謝大家鼎力支持!
天子繼續求一切支持!碼字去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