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往木匣里打量一下,除了武俠小說外,其實還有東西,可惜朱厚照這會兒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武俠小說上,其他的根本就沒留意。
張苑是有心人,朱厚照現在不在意的小東西,或者回頭就會被朱厚照拿來當寶貝,他趕緊收起來,等回頭再拿出來“獻寶”,到時候朱厚照指不定認定這些好東西是他找人弄來的。
“我這小侄子真有本事啊,年紀輕輕就深得皇帝和太子的賞識,如今人在外地做官,卻總能尋摸一些好東西吸引太子的注意。人不在東宮,卻是太子最在意的人。”張苑心里很妒忌沈溪,但他知道跟沈溪沒有可比性。
他妒忌沈溪也無濟于事,反倒不如想想怎么利用好沈溪,為他將來在皇宮里爭取到晉升的機會。
東宮常侍意味著伴隨在太子之側,若太子繼位,他便可以飛黃騰達。
明朝皇帝普遍不長壽,近幾代皇帝都是四十歲左右的壽命,所以張苑也很希望弘治皇帝能早點兒駕崩,太子年歲小,對身邊人倚重,他就有可能在皇宮和朝堂上呼風喚雨。
……
……
看了三天三夜小說,朱厚照眼睛發紅,旁人看到后還以為他生病,其實只是因為熬夜看書的緣故。
上課的時候熊孩子要么睡覺,要么繼續在書本后面夾著武俠小說繼續看,東宮講官早就習慣太子缺課和胡鬧,現在太子能安靜地坐在那兒聽講,至于是否聽得進去已經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人在。
如果皇帝和皇后心血來潮前來檢查,太子能作出一副虛心好學的假象就足夠了。
課上了一半,朱厚照突然長嘆一聲,把手頭上抱著的書放下來,幽幽說道:“唉,總算把《笑傲江湖》看完了。”
為太子上課的是右庶子王華,王華抬頭打量太子,問道:“太子說什么?”
朱厚照愣了愣,這才意識到自己還在上課,但看小說看得物我兩忘,把跟前還有個東宮講官的事情給忽略了,他羊羊下吧,笑著說道:“王先生,我是說今天有些燥熱,不妨就先休息,讓我進后殿去喝口茶再說!”
朱厚照把最后一冊《笑傲江湖》看完,想換下腦子,也不等王華首肯,起身就往寢殿方向跑去。
太子不在,王華只能當作課間休息,他走到太子書桌前,拿起桌上那本連書皮都沒有的書籍,放在手上端詳半天,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何等書籍?”王華有些糊涂了。
讀了半輩子的書,又當了半輩子的東宮講官,五十多歲的王華平日所見到的書籍都是經史子集,從來沒見過說本,更沒見過完全用白話寫成的武俠小說。在他看來,這書上基本都是俚語、俗語,而且內容不明所以,什么武林人物圍攻恒山派,又什么到華山后山洞窟學習武功,完全是恩怨糾葛,看了一會兒便將書放下來,無奈搖頭:“完全不知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