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一直未開,在眾大臣想來,應該是皇帝的身體沒有好轉,需要調理一番,到最佳狀態時才能出來見大臣。
又過了一刻鐘,蕭敬在乾清宮宮門處現身,劉健和李東陽主動迎上前,知道此時蕭敬必有話要交待。
蕭敬略顯為難:“諸位大人,陛下的身子……不是很好,原本說是要在乾清宮正殿見諸位大人,但現在只能暫時留在寢宮接見,待會兒諸位大人一定要注意說話分寸,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一定注意!”
劉健道:“蕭公公放心,老朽會提醒眾臣留意。卻不知今日陛下有何事相商?”
蕭敬稍微遲疑一下,轉而看了下旁邊人單影孤的謝遷,情形很明顯,事情應該跟謝遷有關,但謝遷如今在朝中,地位大不如前,跟他能有什么關系?
對了,事情必然是跟沈溪有關!
在謝遷看到沈溪信函的同時,內閣也收到奏本,沈溪缺糧,在朝中已不是什么秘密。
既然涉及西南軍務,皇帝要過問在情理之中,劉健和李東陽已在琢磨稍后如何應對,顯然,他們要給沈溪造成一些阻撓,免得沈溪獲得軍需物資后,在行事上更加極端、剛愎自用……
說白了,文官集團看不慣沈溪快速崛起,需要狠狠地打壓一番,若是沈溪因缺糧兵敗垂成更好,趁機將其捉拿下獄,永絕后患。
至于地方百姓的利益,誰在乎呢?
蕭敬最后道:“陛下之前吩咐,太子今日會列席朝議,眾位大人在奏請時,太子可以發言,若諸位大人有什么意見,請提早說出,但當著陛下和太子的面,不宜太過分。陛下身子不好,想早些將太子培養成材,諸位大人請多多理解……”
這話已經說得很客氣和婉轉了,堂堂司禮監太監,原本應該權傾一時,此時說話卻如此低聲下氣,就算劉健等人再看不慣太子干政,也只能忍下來。
劉健再道:“太子議政,有例可循,我等自然知道如何去做。蕭公公切勿擔心!”
蕭敬笑著應了,匆忙又回乾清宮去了,應該是對朱祐樘復命。
眾大臣等候去乾清宮寢殿見朱祐樘,一次朝議,變成朱祐樘在病榻前問話,這讓眾大臣感覺受到掣肘,有些事可能因涉及皇帝的怒火,根本不能說,這讓他們覺得異常憋屈。
……
……
眾大臣尚在乾清宮外等候,此時擷芳殿往乾清宮來的路上,朱厚照已準備好在接下來的朝議中大放異彩。
當然這只是他一廂情愿的想法。
朱厚照很在意老爹之前的安排,跟以往旁聽不同,此番他可以名正言順在皇帝老爹身邊,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表意見,在他得知沈溪在西南領兵遇到糧食物資短缺危機后,本能地想幫沈溪爭取。
“我跟沈先生是什么關系?他是我最尊敬的先生,以后也是我最親近的臣子,甚至將來還要幫我取得封狼居胥的不世功業。如果我不能幫他,怎么靠他幫我打仗治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