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謝韻兒到來后,一切便變得井井有條。
見到幺房這邊派人前來,沈明新和馮氏夫婦簡直覺得來了救星,謝韻兒讓人準備了十兩銀子的碎銀和十貫錢銅板,分別給報子和前來討喜的人,總算把場面給壓住。
報喜的人興高采烈:“沈家六老爺諱,高中福建鄉試第三十二名,特進舉人,連登皇榜!報喜啦……”
“哦!”
一群人跟著起哄,其實很多人沒聽懂究竟是怎么個意思。
沈明新夫婦對于兒子沈元在鄉試中考多少名不在意,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兒子中舉了,而且三十二名的名次屬于比較靠前!
畢竟福建鄉試每三年大約會有六七十人中舉,三十二名哪怕排位不算高,但也屬中游水平,再加上考試寫文章,未必說這次考得不好,到考進士時會跟現在一樣。
一篇文章在不同的考官和讀卷官眼中,會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在常人看來狗屁不通的文章,或許在某些人看來就是驚世之作,在科舉場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這次沈元能中舉,除了體現出他的學問已經到了一定的水平,只能說遇到欣賞他的內簾官。
“掛喜榜了……”
縣衙的人幫忙主持,沈明新將人請進屋子里。
這還是謝韻兒第一次到四房人居住的院子,到了地頭才知道原來四房只是租住了一個小院,面積很小,連正堂也不過是由餐廳臨時改出來的,甚至連個窗戶都沒有,距離灶臺很近,顯得又黑又暗。
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謝韻兒對四房簡陋的家居沒什么輕視,反而多了幾分尊重。
人家四房就算日子過得辛苦,也要跟沈家劃清界限,就是因為四房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沈明新有手藝可以養活妻兒,兒子又中了秀才,正在考舉人,回頭再買幾畝田地,日子只會越過越好。
現在沈元中舉,沈明新夫婦總算是熬出頭了,一個舉人帶來的經濟收益非常可觀,而且沈明新夫婦還能指望沈元繼續考會試,指不定會一榜中進士。
等喜榜掛起,外面已經開始燃放鞭炮……卻是縣衙那邊特別準備的。
正在放鞭炮時,沈明鈞夫婦終于趕到。
他二人似乎比沈明新夫婦更受歡迎,人才剛抵達,一群官差和百姓已經迫不及待地圍攏上去,又是第二輪道喜,最后還是車馬幫的弟兄幫忙開路,幾名丫鬟向四周撒喜錢,才讓沈明鈞和周氏穿過重圍來到沈明新夫婦身邊。
周氏上來便笑瞇瞇恭賀:“四伯、四嫂,恭喜恭喜,六郎中了舉人,這是娘在天有靈啊,沈家列祖列宗應該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