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謝遷沒精打采地應了一聲,心情極為低落。
劉健手上拿著一份奏本,道:“此為吾等與禮部商定的治喪議程,于喬,一起去見皇后和新皇。賓之,你去召集群臣,準備奉天殿登基典禮!”
皇帝駕崩,劉健大致上還算冷靜,安排起事情來井井有條,分工明確。
此時謝遷想說一句“何必如此著急”,因為按照以往規矩,通常都是先皇喪禮完成后,再行新皇登基典禮。但隨即他就想到如今太子年少,若不趕緊完成登基典禮,或許會有皇室宗親,或者掌兵之人犯上作亂,最好事急從權。
在這點上,謝遷非常佩服劉健,決定全力支持。
李東陽匆忙去奉天殿見等候在那兒的朝臣,謝遷則隨劉健去乾清宮見皇后和新皇。
劉健和謝遷抵達乾清宮時,張皇后已被人攙扶自后殿出來,坐在正殿龍椅下臨時準備的椅子上哭泣,朱厚照低頭站在旁邊,兩眼通紅,顯然之前痛哭過。
無論張皇后此時有多悲傷,也無論朱厚照有多后悔之前沒好好孝敬父親,但畢竟朱祐樘生病已經有兩三年時間,作為妻子和兒子,其實對朱祐樘病故已有了心理準備。隨著劉健和謝遷到來,張皇后很快從痛失丈夫的陰霾中走出,以未亡人的姿態面對朝臣,為兒子爭取應有的權利。
劉健和李東陽正要上前見禮,張皇后一抬手:“兩位卿家不必多禮,將來本宮和太子還要你們多多扶持!我們孤兒寡母的,沒什么主見,有什么事情請暢所欲言!”
張皇后一上來便把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在謝遷想來,自他們離開到皇帝駕崩前的一段時間,皇帝不可能不對太子諄諄囑托一番,那對內閣三位大學士的禮重,應該是朱祐樘臨終前交待過的。
劉健行禮:“臣請太后節哀!”
突然聽到這稱呼,張皇后愣了一下,顯得有些不太適應。三宮六院之首的皇后,突然間變成太后了,那王太后就要成太皇太后,她自己顯然不想這么早就掛太后的名銜,這意味著她將逐步失去統領后宮的權力。
張皇后遲疑一下,沒說什么,蕭敬在旁提醒:“兩位閣老,不知治喪事如何進行?”
謝遷打量蕭敬一眼,心中慨嘆,這位司禮監的掌印太監,也未免太軟弱無能了。
按照大明規矩,司禮監掌印太監等于內相,很多事情都有決策權,有時甚至連內閣都要聽從司禮監的意見,但現在明顯調了個個兒,司禮監不管事,一切交由內閣決策。謝遷心想:“這樣也好,能防止宦官當權,避免出現權閹!”
沒來由,他突然想到暫時在內閣中參議奏本票擬的王華:“估摸王德輝馬上就要進內閣了……”
內閣若無司禮監制約,可以說大權獨攬,尤其是目前宮中這種張皇后口中“孤兒寡母”的狀況。
朱祐樘尚在時,內閣便已大權獨攬,現在天子年少,內閣更沒道理放出權力,之前劉健和李東陽一直想為王華爭取內閣大臣的位置,可朱祐樘一直回絕,現在朱厚照登基,王華進內閣已是順理成章之事。
在謝遷看來,如果王華進了內閣,那自己在內閣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降低,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乞老歸田了。
劉健道:“回太后,治喪細節已整理成冊,請您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