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大明并非是有作為的太監,名聲遠不及蕭敬,因其辦事能力不行,連《宦者傳》中都未出現。
但戴義卻是非常出名的琴藝大師,在京城久負盛名,從憲宗到孝宗,都非常欣賞他的琴藝。
素有“明朝司馬遷”之稱的劉若愚撰寫的《酌中志》中,曾記錄此人跟民間一女子斗琴的典故,說是一女曾在兩京十三省琴藝無敵手,聽聞戴義的名聲,便下戰書約其斗琴。出于禮貌,女子讓戴義先彈琴,結果一曲終了,那女子喟然長嘆,自愧不如,砸毀自己的琴,表示從此不再彈琴。
戴義在朱厚照登基第四天,通過關系找到懋勤殿,向新皇提出建議。
“……陛下,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臺的地方,是個建陵的風水寶地,先皇陵寢可在此修筑!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朱厚照對于旁人進言,天生帶有抗拒心理,在他看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他自己剛當上皇帝,別人肯定要來巴結,打從心眼兒里厭惡諂媚小人。但此時他初掌權,手頭連個合用的幫手都沒有,戴義說的話又好像很有道理,便多聽幾句。
朱厚照好奇地問道:“施家臺?那是什么地方?戴公公,你跟朕算是老相識了,朕小時候還跟你學過琴呢,你可不能隨便瞎說!”
戴義勉強一笑:“陛下,老奴哪里敢跟您瞎說……這件事,乃是禮部左侍郎李杰李大人,還有欽天監監副倪謙倪大人所言,陛下可召這二人前來問詢!”
“嗯?”
朱厚照很好奇,為什么李杰和倪謙會找戴義傳達事情,他馬上想到一種可能,就是李杰、倪謙跟劉健不合,得不到重用,想從他這里尋找門路獲得晉升。
朱厚照點頭道:“好,戴公公,你去把二人請來,朕詳細詢問一番,看看到底是否有這么個地方能建陵寢!”
戴義毫不含糊,趁著外臣前來乾清門哭喪時,偷偷摸摸把李杰和倪謙請來,朱厚照詳細問詢一番,李杰和倪謙說得很詳細,甚至將施家臺周邊的地勢地形描述出來,把這里形容成天上有地上無的好地方,孝宗的陵寢非建在這里才可庇護后世子孫。
朱厚照穿著孝服,在乾清宮偏殿來回踱步,過了一會兒他才站定問道:“你們未對劉少傅提及此事?”
倪謙看了李杰一眼,回道:“之前臣等跟劉閣老提過,但劉閣老說曾有風水師看過該處,認為不適合建陵寢,因而未予準允。臣等認為陛下當知悉此事,不得不前來告知,由陛下定奪!”
朱厚照正值青春叛逆期,他恨劉健和李東陽擅權,因而劉健說不好的事情,內心便直觀地認為一定非常好,當即握緊拳頭:
“說得好像劉少傅親自去實地勘探過一樣,茂陵西邊是吧?也好,朕要讓人去查探一下,那地方到底好怎么樣……你們先回去,朕找劉少傅詳細問詢,如果地方選得好,朕會給你們記大功!”
李杰、倪謙和戴義三人,都屬于朝堂和內宮不得志之人,得到皇帝認可,十分高興,行禮后告退。
朱厚照將劉健、李東陽和謝遷懋勤殿來,大致將事情一說,劉健頓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畢竟李杰曾跟他提及施家臺那個地方,但被他斷然拒絕,現在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卻主動提起,不用說便是李杰通過門路,把事情告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