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都是些地方上的土特產,算不得什么好東西,請您笑納!”
……前來恭賀的人很多,不親自來但找人給沈溪送禮的人更多。
隨著沈溪在西南六省地位穩固,所有人都尋著由頭前來巴結,光是送的禮物就將總督衙門的前院給塞滿了。
跟以前不同,沈溪這次沒讓人把禮物退回去,他準備將禮物核算一下,當作是對軍中有功將士的犒賞,否則他一時湊不出那么多銀錢來。
沈溪有些小郁悶:“打仗的時候讓我自行籌集糧草軍餉,現在打仗結束,除了官銜和賞賜的土地外,還要讓我自行籌集犒賞,當個總督真他娘的累!”
蘇敬楊得知朝廷犒賞公文已經下來,當天親自到總督府催問,同時向沈溪“恭喜”。
蘇敬楊看到滿院子的禮物,眼睛都直了,道:“大人,您這里收到的禮物可真不少,雖然末將回來時,地方上送了些,但跟您這一比……咳咳,末將怎能跟您相比呢?”
沈溪打量蘇敬楊,搖頭道:“不用羨慕,回頭你就把這些禮物通通帶回去,給下面的將士分一分……”
“朝廷給的軍功賞賜不少,但涉及錢糧,一概交由本官籌措,你以為當個總督容易么?以前本官不想收禮,現在不收都不行,否則連給將士賞賜的銀錢都湊不齊。王將軍那邊可有信?他已返回南昌府了?”
蘇敬楊笑道:“人應該回去了,大人之后不會還要去南昌府走一趟吧?”
沈溪道:“怎么都得去一次,不過應該會等盛夏過去,這汛期到來,湖廣、江西洞庭湖和鄱陽湖以及大江兩岸的堤壩需要加固,接下來要從你們都指揮使司衙門征調一批人上堤壩,到時你可別推搪!”
蘇敬楊笑呵呵道:“大人說的哪里話?末將自然會聽從您的號令。大人或許不知,末將跟著您打仗回來,下面那些兔崽子已經鬧瘋了,個個都想繼續跟著大人您建功立業,現在就算是大人您放個屁那些兔崽子也當是香的……”
“嘿嘿,玩笑玩笑,大人切莫動怒,只要末將去跟下面的人一說,別說征調幾個兔崽子上堤壩,就算不給銀子讓他們干苦力也樂意!”
沈溪無奈道:“大明暫時沒戰事了,就算他們想打仗,也沒地方給他們打。西北邊患據說已平息,不過韃靼人不太安份,一切要看今年秋天后。這次給你的任務,是找三千名軍士,再征調五千民夫,跟我上堤壩,從西向東,可能一個月都不會下來!”
蘇敬楊一聽就慫了,苦著臉說道:“大人,您不是開玩笑吧?一下子就抽調八千人,這……口糧可不好管,還有工錢的問題……”
沈溪笑道:“你之前不是說不給銀子,也能找到人么?”
蘇敬楊稍微有些尷尬,苦笑道:“大人,話是這么說,但有些時候……一點銀子不給,有些說不過去!今年自入夏來雨水正常,江水看起來還算平靜,照理說應該不會鬧大災,要不……少征調些人,或者把差事派給下面府縣衙門,大人您何必親自上堤壩?如今西南六省百姓可都仰仗您哪!”
言語間蘇敬楊對沈溪非常恭維,沈溪卻道:“有些事還是親自抓的好,之前你做了一百件有功的事情,或許就是一件沒做好便會被別人抓住不放。”
“南方這些年幾乎每年都鬧災,今年先將兩湖和大江沿岸的堤壩加固,為未來幾年糧食豐收打下基礎。如果本官來日有什么事要處置,或者有什么仗要打,好像去年一樣,哪里有時間管這些?你不想看著湖廣和江西兩地老百姓被江水肆虐民不聊生吧?”
蘇敬楊笑著點頭,心里卻不知在琢磨什么。
沈溪看著江防圖紙,一個人在那兒念叨:“……這年頭還算好,江水兩岸植被沒怎么被破壞,水災主要集中在北方的黃河,誰叫那兒地上懸河兩岸卻沃野千里?不過這年頭堤壩質量可真不怎么樣……如果淹了武昌府,可能我自己都要遭殃!”
蘇敬楊好奇地問道:“大人,您說什么?”
沈溪看了蘇敬楊一眼,轉過頭道:“當我什么都沒說……你先回去吧,順帶叫些人來,把這些大箱小箱的東西抬到都指揮使司衙門,至于調動兵丁和民夫的事情交給你辦,兩天內把人手準備好,工具籌集齊全。給下面說,一個月五錢銀子,管吃飽,本官不會虧待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