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不想理會這些事,出了宮門直接上了馬車,往自家府邸而去。可是還沒到家門口,謝遷便被人堵住去路,另一輛馬車上下來的是劉大夏和禮部尚書張升。
“你們這是……”
謝遷沒想到朝中同僚動作這么快,自己還沒回到家就已經被人找上門來。
待謝遷下車,劉大夏上前道:“于喬,大街上不是說話之所,找個僻靜的地方細談。”
于是,三人到了旁邊一家茶樓,一起上得二樓,在靠窗的位置談起之前朝堂上的事情。
張升介紹了目前的形勢:“貫道(韓文字)已出宮尋人聯名上疏,請求誅殺劉瑾、張苑等奸邪太監,這些人蠱惑陛下出宮玩樂,甚至在宮內建宮市,令陛下沉溺逸樂不思朝政,朝中不少人同意聯名上奏,不知于喬意下如何?”
謝遷皺著眉頭問道:“如此看來,你們已準備跟韓貫道一起上疏誅殺皇帝身邊的內侍?”
張升聽出謝遷話語中似有抗拒之意,不知如何作答,劉大夏道:“這不是來跟你商議一番么?”
謝遷道:“之前劉少傅和賓之跟我商談,我是說過要在朝堂上出言挽留蕭公公,但陛下什么心思你們看到了,當時那種情況讓老夫如何說事?現在你們已當老夫是兩面三刀之人,老夫也就不為自己辯解。”
“老夫現在不想管這些事,決意盡快離開朝堂,從此后安樂無憂。”
張升不解地問道:“那……于喬到底是何意思?”
劉大夏沒好氣地道:“你沒聽明白?于喬想趁機上乞骸的奏疏,撂挑子歸田去也!”
“啊?”
張升瞠目結舌,“于喬,你比我還要小七歲,正是年富力強,千萬別想不開,有什么事大家好說好商量嘛。”
張升出生于正統七年,成化五年考取狀元,謝遷則是成化十一年的狀元,不管從哪一方面看,張升都算是謝遷的前輩,現在謝遷卻要搶先致仕,這讓張升情何以堪?
謝遷道:“要商議也是你們的事情……老夫如今在朝中什么地位,你們都很清楚,真要上書,老夫跟你們一起聯名,但讓老夫出來領頭就別想了。這件事,老夫就一個意見,隨眾,大家是何意思,老夫照辦……好了,老夫病體未愈,現如今要回去歇息了,兩位,告辭!”
說完,謝遷頭也不回下樓而去。
劉大夏和張升對視之后,不得不趕緊找其他人商議。
現在君臣對立,已不是劉大夏和張升兩個尚書能決定問題,謝遷在回去的路上仔細琢磨這件事。
“新皇登基才幾天?就鬧出這么大的亂子……為人臣子,該不該跟皇帝保持良好的關系?非要鬧得如此僵持,就算最后能成功又如何?還不是跟皇帝交惡,就此君臣間生出嫌隙來!”
“這些人也不知怎么想的,反正我在內閣已沒什么地位,正該激流勇退,早致仕早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