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后最后苦口婆心地道:“時候差不多了,本宮能跟你說的都已說了,剩下的就看你如何跟大臣們交待,現在劉少傅和李大學士都在午門,如果你能處置好這件事,乃是你登基后做的最用心最有能耐的一件事,若處置不好……母后不知該怎么形容,一切都看你自己。”
朱厚照起身道:“朕送母后離開。”
張太后道:“本宮寄希望于你,希望你能處置好這件事。”
說完,張太后便離開乾清宮。
朱厚照佇立良久,這才一擺手:“戴義,你給朕過來,朕有事讓你去辦!”
……
……
時間不知不覺到了二更,夜深人靜,除了午門外有大臣跪諫,皇宮各處已陷入沉寂。
便在此時,戴義匆忙而來,代表皇帝來跟參與午門跪諫的大臣商議事情。
“劉少傅,李閣老,諸位大人,陛下讓老奴過來……是想請諸位大人到乾清宮敘話。”戴義說道。
李東陽看了劉健一眼,見劉健不動聲色,立即板起臉,用堅決的口吻道:“陛下未回心轉意,臣等就不過去打攪陛下休息了……”他所說的“回心轉意”,其實是讓朱厚照親自來午門賠禮道歉。
這個時候劉健才問道:“陛下是何意見?”
戴義道:“太后之前去見過陛下,閉門協商良久。待太后離開,陛下想跟諸位大人商議司禮監掌印人選之事。”
李東陽忍不住又看了劉健一眼,劉健點頭:“既如此,那便去見過圣上,看看圣上如何說。若陛下執意不肯,那臣等還是回歸此處……”
戴義抹了把冷汗,心里發怵,不知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
李東陽等人以劉健馬首是瞻,劉健說要往乾清宮,眾人都站起身,因為長時間跪地而腿腳麻木,此時還需彼此相扶才能站穩,在一聲聲吆喝和呻吟中,相互整理好朝服,這才準備前往乾清宮。
眾人拔足欲走,劉健突然抬手:“請韓尚書等大臣進宮,一起面圣。”
“這……”
戴義不知該如何作答,因為之前朱厚照可沒吩咐說要請韓文等人一同前去。
劉健不悅地問道:“怎么,陛下既然要跟我們談,就不能加上韓尚書他們?”
戴義趕緊解釋:“陛下絕無此意,老奴這就去請示,讓陛下下旨,開宮禁,宣韓尚書等大臣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