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后,劉瑾生怕被人報復,從侍衛上直軍調了不少人馬擔任護衛。
“什么人擋路?”劉瑾氣勢洶洶地喝問。
來人在前面十幾丈開外停了下來,劉瑾細細一打量,發現大多是些武夫,一名三十多歲身著文士衫的中年男子恭恭敬敬上前來,深施一禮:
“劉公公安,小人在大同巡撫衙門任職,奉劉巡撫之命,前來為劉公公送上一份薄禮,望劉公公笑納。”
劉瑾皺眉:“劉巡撫,莫非是劉宇!?”
劉宇,成化八年進士,由知縣入為御史,坐事謫,遷山東按察使。弘治初年劉宇入京,授僉都御史,后又擔任左副都御使,在都察院任職多年。
弘治十三年,以大學士劉健薦,劉宇以右都御史之身巡撫大同。也就是說,劉宇其實是劉健一手提拔起來的,照理是文官集團的中堅人物。
中年男子道:“正是,我家大人受劉健老匹夫蒙蔽,對劉公公屢有不敬。聽聞劉公公掌司禮監,撥亂反正,深得陛下器重,特地送來禮物,為之前怠慢謝罪。”
劉瑾有些詫異,劉宇這個人他有些印象,素來都是一副道貌岸然謙謙君子的形象,在都察院任職時多次上疏斥責內官不檢,怎么現在要主動賣身投靠了?
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劉宇主動派人前來送禮,劉瑾來者不拒,一擺手:“把禮物帶過來。”
中年文士令人將裝載禮物的五輛馬車趕了過來,每輛上面都有一口大箱子,看起來笨拙沉重,不由有些期待。
自打劉瑾擔當司禮監掌印太監后,朝中文官都看他不順眼,別人不知他能囂張跋扈多久,只有宮里人才會給他送禮,送的禮物都不多,最多只有幾十兩上百兩銀子。
等四名壯漢合力將第一輛馬車上裝載的箱子抬下來,放到劉瑾面前,中年文士親手打開蓋子后,劉瑾的眼睛立即直了。
箱子里裝的都是白花花的紋銀,這樣一口箱子起碼上千兩,甚至兩三千兩都說不定。隨后四口箱子也被抬下打開,里面全都是金銀珠寶。
劉瑾臉上橫肉抽搐幾下,指著箱子問道:“你家劉巡撫,作何送這么多禮,難道不怕別人說閑話?”
劉瑾有些受不了了,就算他有權勢有地位,但從未看到過這么多錢財,一時間腦海里全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和黃橙橙的金子。
中年文士恭敬地道:“這是我家大人的一片心意,請劉公公務必收下。”
劉瑾強行按捺心中的**,問道:“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咱家跟劉巡撫不熟,他為何要向咱家送禮?”
中年文士道:“劉公公,我家大人有事相求……不知劉公公可否借一步說話?”
劉瑾看到那么多金銀珠寶,早就心動,聞言拉著中年文士的手走回自家府門。剛一跨進門檻,那人便直言不諱:
“劉公公,我家大人知道您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聽聞朝中部堂出缺,我家大人在西北已有五年,趁著這個機會,我家大人想更進一步,回京……在兵部尋個差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