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暉跟劉瑾沒什么交情。
朝中宦官當道,朱暉作為世襲的公侯可沒打算巴結劉瑾,而且他相信劉瑾也不敢得罪自己。
聽到江櫟唯的計劃,朱暉感覺此人不能合作,干脆喝斥讓其離開,斷絕其再次登門求見的想法。
至于下一步要做什么,朱暉有了大致的考量,無非是跟王守仁合作,推出一些人送死,反正他馬上就要回京,三邊事務不準備再過多理會。
至于是否得罪人的問題,朱暉已經不在乎了,畢竟就要離開三邊這苦寒之地,他不怕這些人會對他進行報復。
江櫟唯灰溜溜離開朱暉府邸,他有些膽寒,畢竟造訪朱暉府邸,意味著他的行蹤已經暴露,必須盡快藏匿行蹤。江櫟唯卻不知自打他進入榆林衛城開始,就被人嚴密監視,只是沈溪懶得跟他計較罷了。
朱暉既然心中有了定計,于是立即召見王守仁,將沈溪信函中提到的那些錢糧對不上帳的責任人給揪了出來,全都是操辦實務的中低層官員。
王守仁拿到名單后,欣喜若狂,馬上求見沈溪。
這次沈溪未選擇悄悄跟王守仁會面,趁著張安來總督府衙門商議軍務時會見王守仁。
沈溪沒讓張安規避,而是讓他留下一同見證,如此一來事后旁人就會知道,告密者并非是沈溪,而是朱暉。
王守仁急著完成差事,畢竟已到正月底了,現在才總算有一些眉目。
王守仁道:“……既然有保國公指認,再加上有賬冊紕漏為證,名單上案犯身份已坐實。不知沈軍門是否提供幫助,將這些人拿下逐一問罪?”
沈溪沒有直接回答王守仁的問題,而是轉過頭看向張安,目光中滿是征詢之意。
張安神色遲疑,他已經看過名單,上面雖然沒有他的名字,但他的很多部將都“榜上有名”,這些人官職雖然不是很高,多為千戶、百戶級別的官員,但麾下都掌握有軍隊。
張安遲疑地道:“大人對此可要留心,畢竟涉及的衛所將領太多,若是引發邊軍內亂,韃靼人聞訊來攻,麻煩就大了。”
沈溪點頭:“張將軍提醒的是……這樣吧,先拿下名單中與軍隊無染的文官審問,若情況屬實,再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將涉案武將成擒,然后召集軍隊公開宣布罪責,下發軍餉安撫軍心,如此多管齊下,總該可以了吧?”
王守仁知道沈溪肯配合,終于放下心來,連連點頭附和。
沈溪再道,“本官可以借調兵馬,甚至可以借出衙門供欽差大人審案,剩下的事情,全看欽差大人了……”
沈溪明擺著不想與案件牽涉太深。
王守仁你在西北鬧出多大的風波我不管,給你足夠的人手和衙門,你自己查案,這件事我不會直接參與,所做事情不過是配合朝廷調查罷了。
“多謝沈軍門相幫。”
王守仁對沈溪的配合非常滿意,沈溪肯調撥他人手,提供審案的場所,他就能大張旗鼓查案,除此之外他沒多少奢求……指望沈溪查自己的下屬,如此破壞安定團結局面的事情,把他換成沈溪也只能是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