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一干人中,最惱火的莫過于劉瑾。
劉瑾千方百計控制朱厚照,沒想到苦心經營那么久,沈溪回來一天就給改變了。朱厚照對軍事學堂興趣之濃厚,似乎比對豹房更甚,這讓劉瑾擔心不已。
君臣各懷心思,不過有一點確定下來,那就是正德朝將開始推行一個為期兩年的基本國策,在此基礎上會衍生出很多東西,而這一切的主導者非把持朝政的劉瑾,而是剛剛回朝的沈溪。
到了這個地步,朝會已經沒辦法繼續下去了,就算有人原本想奏稟什么事情,也無心再說。
每個人都在思考,兩年后皇帝就要御駕親征,能打敗韃靼人還好,若是失敗,是否會步當年英宗的后塵,實在是難說。
“別是沈之厚誤我大明啊!”很多大臣如此想。
……
……
朝會在朱厚照和沈溪的表演中結束,朱厚照興致很高,他已經許久沒對朝廷的事情如此熱衷了。
只是他的熱情讓大臣們感覺惶恐不安,熊孩子分明是想窮兵黷武,甚至要以大明江山基業來“胡鬧”,而幫兇則是沈溪。
出了乾清宮,謝遷跟沈溪一同往宮門而去,大臣們對著二人背影指指點點,沒一個愿意跟上去打招呼。
沈溪感覺氣氛有些不對,忍不住回頭看了眼遠遠跟在后面的屠勛等人,謝遷拍了他肩膀一下,安慰道:
“朝臣對你什么意見,你不用太過在意,只要老夫覺得妥當便可。這件事你已經盡力,就算你提出國策有所不妥,老夫也會為你撐腰,你只管放心大膽做下去,有老夫在內閣,沒有人可以影響你!”
沈溪笑了笑,道:“看來學生得好好感謝謝閣老的支持!”
謝遷扁扁嘴:“你這話要是真心實意還好,就怕只是敷衍應付了事。此番你回京,提前沒跟老夫打招呼,到京后又徑自去找陛下,談出許多莫名其妙的東西……你要知道,多少人在看著你,你若不想身敗名裂,最好能夠規行矩步。”
看到沈溪一臉的不以為然,謝遷嘆了口氣,搖頭道:“唉,也罷,讓你規行矩步,比登天還難,你便放手去做事情。兩年內出兵韃靼,這可是你對陛下的承諾,若兩年后戰事出現差池,你恐怕就要遺臭千古了!”
此時謝遷就跟個老古董似的,啰啰嗦嗦,說的話沒有絲毫建設性,除了恐嚇就是警告,讓沈溪一陣無語。
沈溪心想,你謝老兒還有臉說要給我撐腰?卻不知是誰因心灰意冷要離開朝廷回去當閑散之人?現在朝中出現的新氣象,還不是我一手推動的?我知道事情的輕重,更明白其嚴重后果,不會無的放矢。
盡管沈溪腹誹不已,但他還是保持了對謝遷的尊重,畢竟謝遷算是如今朝中跟劉瑾相斗的一股清流。
如果連謝遷都告老還鄉,那沈溪誰都指望不上了。
謝遷可是一朝首輔,曾經開創大明弘治中興的關鍵人物,能力方面毋庸置疑。而且,不管是皇帝朱厚照還是張太后,對謝遷都有足夠的信任,許多事情他不方便說的時候,由謝遷代勞,再好不過。
出了宮門,謝遷提醒:“兵部衙門你暫且別去了,先回府看看吧。自打失火后,這幾日你府中都一片風聲鶴唳,你若不歸,家里人不能安心。至于兵部那邊,老夫替你走一趟,為你鋪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