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突然說已經制定好計劃,這讓在場官員多少有些無語,此舉無異于挑戰兵部自古以來的規矩,就此不需再照章辦事,只聽從沈溪這個尚書吩咐便可。
何鑒把沈溪定下的計劃書拿到手上,仔細看完后轉交給后面的書辦,問道:“不知沈尚書還有何安排?”
沈溪道:“今日時間不早,原本不該問事,但本官履新,以前又未在部堂任職,很多事需要先問一下……何侍郎不必留下,您可先回去休息,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清吏司郎中到后堂來,本官有詳細事情問詢,事關朝廷國策執行。”
王守仁身為武選清吏司郎中,對于問話時間顯然有些疑慮,當即問道:“沈尚書,是否回頭再問詢?這一問,怕是非要幾個時辰不可,您旅途勞頓,應該多休息才是。”
沈溪嘆道:“本官蒙陛下的信任,怎能怠慢差事?諸位不必擔心,本官問話不會持續太久,保證諸位能在天黑前回家……之后本官會定下兵部輪值規則,諸位將來可能要麻煩些,每天都需要留下相應人員值守,本官也不會例外,本官盡可能做到以身作則。”
官員們聽到這話,心里都有些不痛快。
在他們看來,這算是沈溪“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一種表現方式。沈溪到任兵部,似乎非得折騰一番才能彰顯權威,這也是以往各部衙門換尚書后常見的一幕。
沈溪那些不太好的傳聞,此時成為兵部官員心底隱憂。
沈溪以前曾在地方做出一些改善民生的變革和非同尋常的舉動,這些風言風語成為兵部中人不信任沈溪的根由,不過此時兵部始終沒多少官員被劉瑾收買,沈溪自問尚能掌控局勢。
在場官員中,除了幾名郎中外,其余人等都先回自己的崗位。
倒不是說他們不想走,而是要留下來等候謄寫的人把沈溪親手擬定的計劃書抄本派發下來,以便回家參閱。眾人心里都掛念家中妻兒老小,突然多了個苛刻的上司,對這些人來說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沈溪進入內堂,準備等四司郎中過來訓話時,王守仁先進來了,手頭上拿了很多卷宗,到沈溪面前放下,道:
“子厚,這是這幾年兵部開銷用度,每年都有,不過全都是年底清結,細節上并未羅列詳細,你先看過……若有什么問題的話,怕你是不能問下面的人,而要去找之前幾任兵部尚書。”
沈溪微微一笑,問道:“你是說現吏部天官劉宇劉至大?”
王守仁苦笑一下,未予置評,露出一個諱莫如深的笑容便離開內堂。
沈溪明白,劉宇當兵部尚書時間雖不長,但危害不小,估計府庫中那點兒積蓄都被挖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