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王守仁已向沈溪行禮,沈溪還施一禮,然后把二人迎進書房。
謝遷一點兒都不客氣,就好像進了自己家門一樣,客座上一坐,完全把自己當成主人,對沈溪一抬手:“坐吧!”
一句話,讓沈溪非常尷尬。
跟在謝遷后面的王守仁這才想起眼前兩位是親戚,有些局促地站在一邊。等到沈溪坐下,謝遷才補充一句:“伯安,你也坐下來說話,把劉瑾去兵部之事說明。之厚,你好好聽聽,這件事可不小!”
……
……
王守仁將劉瑾去兵部耍威風的事情大致一說,沈溪耐著性子聽完。
謝遷道:“這劉瑾,必然又蠱惑陛下,之前你定下國策,將兵部隔離于朝中六部之外,心有不甘,這次借著審查弊政諭旨,親自到兵部衙門向你施壓,還讓你去他府上,分明是想壞你名聲,讓旁人以為你屈從于他。”
沈溪想了想,點了點頭,謝遷的分析非常到位,無法辯駁。
謝遷打量沈溪,惱火地揚了揚下巴:“莫光顧著點頭,心中如何想法,倒是先說出個子丑寅卯啊!”
沈溪無奈地道:“閣老讓在下此時便提出看法,實在強人所難……劉瑾此舉非常高明,一夜間便化被動為主動,可以說全賴陛下對他的信任,在下能說什么呢?”
謝遷發火了:“你不是很有能耐嗎?之前不管劉瑾做什么,你都能提前防備,怎么,這次只能干瞪眼了?難道你沒料到他會采用這樣的策略?”
沈溪原本想跟謝遷推心置腹說話,但現在有外人在場,說話自然要謹慎些了。
人心隔肚皮,就算歷史上王守仁以忠直仁信著稱,但誰知道因他這個攪局者介入大明歷史而導致蝴蝶效應后,是否還能始終如一?
歷史上,王守仁跟著父親一起致仕,而且被劉瑾迫害,所以不可能加入閹黨陣營。
但這個時代卻不同,王守仁本來就因為沈溪在朝快速崛起而心生異樣情緒,如今又跟歷史不同選擇留在朝中為官,謝遷對王守仁非常信任,沈溪卻不能對王守仁保持類似的情感。
沈溪含蓄地道:“閣老請見諒,或許是在下資質愚鈍,很多事只能見招拆招,在下如今只是想做好分內之事,并非要跟誰明爭暗斗,讓閣老失望了。”
謝遷原本很生氣,但他突然意識到什么,忍不住看了王守仁一眼。
王守仁此時很尷尬,謝遷跟沈溪所說內容,顯然都屬于“不能說的秘密”,這種事傳揚出去,被人知道老少二人想扳倒劉瑾,就算這是個公認的事實,但還是會對謝遷和沈溪產生不利影響。
尤其不能讓皇帝知曉,朱厚照不會同意臣子爭權奪利,相互攻訐,尤其現在朱厚照對劉瑾非常信任。
王守仁行禮:“謝閣老,沈尚書,兵部事務繁忙,卑職需要趕回去處置,只能先告辭了。”
就算謝遷覺得王守仁離開是比較好的選擇,但還是故作姿態:“伯安何必急著走呢?都是自己人,留下來一起商量嘛,順帶幫忙參詳一下。”
王守仁不傻,知道自己不過是五品官,跟閹黨斗爭是謝遷和沈溪這樣頂級文臣需要考慮的事情,跟他沒什么關系,他還想以中庸思想在朝為官,混上幾年資歷再說。
王守仁道:“公事著緊,望閣老見諒。”說完,他執意要走,沈溪隨口挽留了一下,便聽之任之了。
沈溪和謝遷都未出書房相送,只是讓朱起過來,在前引路帶王守仁離開沈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