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氣急敗壞,心中想不出應對沈溪凌厲反擊的良策,只能先打道回府,找來兩個智囊張文冕和孫聰,詳細商議如何才能扳倒沈溪。
張文冕聽聞沈溪的事情后,驚訝地問道:“公公是否去調查過,宣府一線真有戰事發生?”
劉瑾道:“誰知道有沒有,那家伙一張嘴,陛下當即就信了……你們不知陛下脾性,聽說有戰事發生,一定瞪起眼張嘴便要御駕親征,以前那些老家伙在朝里,還能勸說,現在可就未必了。偏偏姓沈的小子還在后面推波助瀾!”
孫聰謹慎道:“以現如今的情況,韃靼人有很大可能已侵犯我宣大一線邊境,否則沈尚書不敢面圣奏請,只是發生幾日就不好說了……或許沈尚書一直等公公出招,直到今天才把事情奏請陛下。”
“什么意思?”
劉瑾打量孫聰,“按照你所說,沈溪早就知道咱家這兩日要奏請清理六部弊政?提前有了防備?”
孫聰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行禮:“不得不防!”
劉瑾黑著臉,未置可否,張文冕趁機提醒:“劉公公,現如今一定要全力阻止陛下御駕親征,奏本會跟著陛下鑾駕走,宣府設行在的話,那時但凡朝內重要事情,先問內閣,再問陛下,最后才是司禮監!”
劉瑾板著臉道:“咱家豈能不知?你們倒是說說看,怎么才能勸阻陛下御駕親征?現在姓沈的在那兒煽風點火,朝野老臣,現在未必有那膽子出面阻礙陛下,畢竟還有謝遷那老匹夫給姓沈的撐腰!”
孫聰和張文冕對視一眼,感覺事情十分棘手。
孫聰道:“若是換作以往,劉少傅和李大學士當政之時,絕不會容許出現陛下御駕親征的狀況,但現如今情況不同,或許公公當去找太后言明后果,也只有太后能管束陛下。”
劉瑾怒道:“陛下不允許咱家去找太后,否則后果自負!”
孫聰皺眉:“暗中去告密也不可?”
張文冕笑道:“孫兄可有想過?當時只有陛下、公公和沈之厚三人在場,但凡太后知道消息,必然是公公和沈之厚泄露風聲,陛下如今對沈之厚信任有加,怎會懷疑到他頭上?現在只有證明宣府無戰事這條途徑,才能阻止陛下……”
說到這里,劉瑾受到啟發,打量張文冕:“如何個證明法?”
張文冕有幾分為難,道:“現在派人去調查時間已來不及,沈之厚掌控兵部,對于軍事情報的搜集有絕對話語權,只有讓五軍都督府那邊傳遞風聲才可,這件事……最好跟五軍都督府的人合作……”
“不可能!”
劉瑾抬手打斷張文冕的話,“咱家不會跟五軍都督府的人妥協,這些人……仗著自己是皇親貴戚,哪個看得起咱家?倉促間讓你們想出對策,估計有些為難你們了,現在都回家琢磨去,就算把腦袋撐破,也要拿出應對之法,絕對不能讓陛下出京。”
張文冕和孫聰恭敬行禮:“是,公公!”
……
……
孫聰和張文冕從劉府出來,原本要各自回府,但因劉瑾要求在短時間內想出對策,二人覺得還是做一些溝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