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六月初八。
這天是朱厚照大婚的日子。
紫禁城里一片忙碌,經過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等步驟后,終于迎來皇帝大婚的最后一步,那就是迎親。
按照慣例,朱厚照不需要親自到國丈府上迎親,相關事宜會由特使完成。
迎親正使乃之前一直統籌和協辦皇帝大婚的太監高鳳,副使則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戴義。
這二人算是宮里的老人,深得張太后信任。
照理說當天朱厚照應該非常早便起來作準備,但奈何他昨夜仍舊在豹房過夜,一直到天明才打著哈欠回宮。
回到乾清宮,欽天監和鴻臚寺的官員早就等候在那兒,朱厚照瞪大眼睛,不明就里,經過劉瑾提醒,才意識到當天是自己大婚之日。
“怎么回事?光讓朕回來,也不跟朕提醒一下是這日子……你什么意思?”
朱厚照對劉瑾非常不滿,不過埋怨歸埋怨,該有的禮數必須遵循,人既然已回皇宮,想逃來不及了,不如乖乖地把禮服穿上,準備出席婚禮。
在常侍為朱厚照換大婚禮服時,朱厚照顯得很不耐煩,不時扭動身體,一點兒都不配合。
劉瑾忍不住出言提醒:“陛下,您還是快點兒穿戴好,然后去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請安!”
朱厚照沒好氣地喝斥:“知道了,就你事多,等回頭再好好教訓你。”
隨著威脅的話語出口,朱厚照好歹穿戴整齊了,然后帶領欽天監、鴻臚寺和內監的人去見王太皇太后和張太后。
此時王太皇太后和張太后已在大明皇宮正殿,也就是奉天殿內等候皇帝駕臨。
應邀出席皇帝成婚大典的勛貴大臣,已濟濟一堂,武臣齊聚武英殿,文官則在文華殿,等候大典開始。
朱厚照剛從乾清宮出來,大臣們已獲悉消息,開始在內侍引導下,由文、武二樓往奉天殿前的廣場匯集。
等朱厚照走到奉天殿后門,前面禮樂聲已起。
朱厚照原本就很困倦,聽到這聲音,不由帶著幾分惱火,對旁邊的劉瑾道:“能不能叫人把這樂聲給停了?”
劉瑾趕緊解釋:“陛下,此乃大婚之日規矩和禮數,不可免啊!”
朱厚照先打量了一下奉天殿內的情況,這才黑著臉跨進殿門,此時殿內并無勛貴大臣的蹤影,除了王太皇太后和張太后,只有太監和宮女。
張太后一直在焦急等候,因為不知兒子幾時到來,非常擔心兒子因貪玩好耍耽擱大婚吉時。
等見到朱厚照,張太后終于松了口氣,跟王太皇太后一起迎上前。
朱厚照非常疲倦,無精打采地對二人行禮。
王太皇太后道:“今日哀家不該來的,這里是皇帝升座之所,太后,這件事便交給你了,哀家要回去打坐念經。”
此時王太皇太后顯得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她當過皇后,也當過皇太后,對于迎親的禮數非常了解,原本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只需要在永寧宮、永壽宮等處等待皇帝前去請安便可,并不需要到奉天殿來。
但張太后卻不管那么多,雖然朱厚照馬上就要娶皇后了,但她還是把自己當成六宮之主,想要體現自己的威儀。
……
……
王太皇太后起駕回永寧宮,迎親大典正式開始。
奉天殿內臨時設置的案桌上,擺放著迎立皇后需要用到的特使節信、金冊和金寶印。
這些東西原則上應由朱厚照交到禮部尚書手中,再由禮部尚書交給特使,讓特使帶去皇后家中,但朱厚照太過疲倦,懶得動彈,一擺手,劉瑾馬上識趣地上前,把東西捧在手上。
朱厚照微微點頭,然后往奉天殿正門外走去。
隨即中和韶樂起,朱厚照在鼓樂聲中,走出奉天殿,立于丹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