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到齊,沈溪對操場上即將解散的學生道:“宮里派人前來傳話,說是今日陛下會親臨,若無意外的話會隨堂聽課,若誰表現好,會得到陛下賞識和提拔,一切都要看你們的表現了。”
雖然在場學生基本都是世襲軍戶,但聽到皇帝到來考察的消息,全都打起精神,這到底是能得到皇帝欣賞飛黃騰達的好機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會是下一個王陵之,或者是下一個胡璉。
學生們都進教室開始上課,而沈溪這邊則到軍事學堂公事房,把在場一些官員叫來,詳細安排接待圣駕之事。
書吏何悅問道:“大人,陛下親臨,可會帶朝官前來?是否要安置桌椅板凳等物,若陛下要休息,可要臨時搭建休息之所?”
因為何悅等人都是在新近才被調來軍事學堂,對一些規矩不是很明白……這些中下層官員都將皇帝當作高不可攀的存在,覺得能面圣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以至于會如此緊張和慎重。
沈溪心想:“軍事學堂的建設可不容易,隨著規模增加,現在調配過來的人手已不太充足,做事也沒什么效率,回頭還得從各衙門征調人手,實在不行的話,讓朱鴻和沈永祺等人過來充個數,總歸是自己人,不至于明里一套背地里另一套。”
沈溪對何悅解釋,同時也是對在場所有官吏解釋:“不用特別準備,只將陛下當作是軍事學堂一員便可,陛下不想搞特殊化,至于有什么大臣光臨,那也只是伴駕,不需要有特殊準備,軍事學堂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沈溪說出這種君臣平等的話,在場官員一時間不太能接受。
這是一種劃時代的意識,大明朝最講究高低貴賤,就好像這些人對沈溪的態度一樣,他們將沈溪當作高高在上的兵部尚書,才會百般恭維,若是遇到跟沈溪同齡的書生,他們只會嗤之以鼻,誰會將其話放在心上?
……
……
跟沈溪預料相同,直到日上三竿,朱厚照才慢悠悠到來。
此時已臨近午時,沈溪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這次過來,朱厚照只帶了錢寧、張苑和寥寥無幾的隨從,畢竟軍事學堂距離豹房不是很遠,朱厚照過來,一路上的安全能得到保證。
朱厚照精神不錯,見到出來迎接的沈溪,笑著走上前,道:“沈尚書何必多禮?朕過來就是走走看看……說起來朕有好些日子沒來,之前朕還說要在這里上課,當一回學生。”
沈溪道:“陛下隨時都可以過來聽課,以陛下的見地,即便給這里的學生講課那也是綽綽有余。”
“哈哈,好!”
朱厚照沒當沈溪是在恭維他,樂呵呵接受了。
張苑和錢寧等人都在打量沈溪,他們自然覺得沈溪是在諂媚,但其實沈溪大抵說的是實話。
朱厚照對軍事的理解力很強,再加上沈溪之前曾對他進行過系統教育,以至于朱厚照對于兵法韜略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讓朱厚照當童生、秀才的先生肯定不行,但讓朱厚照當個軍事課程的講師,講一些軍事理論,并不會顯得有多突兀。
只是朱厚照沒有那閑工夫來,而沈溪也不會勞煩他,除非是他這個皇帝想過一把先生的癮。
君臣一起進入學堂大門,直接來到后院學舍門口,此時學生們都知道皇帝到來,一個個正襟危坐,裝出一副用心聽講的模樣,而在場講師則是由謝鐸舉薦,剛調到軍事學堂的年輕講官喬珍。
喬珍是謝鐸非常欣賞的一名后生,本是舉人出身,在太學讀書三年,后來又在河間府講學,年紀輕輕便嶄露頭角,如今年過三十五,在北直隸文壇已有一定名聲。
謝鐸親自舉薦,就算沈溪覺得不合適,也要先請來試試。
沈溪親自測試后,發現喬珍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很快,也就暫且將其留在兵部,正好可以讓喬珍給學生補一下文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