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腦子聰明,聽沈溪這么一解釋,立即明白過來,點頭嘉許:“這倒是個好主意,一般人哪怕截獲信件,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內容……沈先生用兵,果真無人能及!”
朱厚照如此夸贊沈溪,張苑和錢寧都不以為然。
尤其是錢寧,心想:“你沈之厚寫個戰報都要分成兩份,這是顯得你學問好,故意賣弄玄虛吧?哼哼,如此行徑最讓人看不起!”
朱厚照看過翻譯后的戰報,臉色帶著些許失望,望著沈溪道:“沈先生,雖然此戰已經結束,你可有辦法,適當擴大一下戰果?朕就怕這捷報,會讓朝野臣民看不起,跟先皇在世時取得的豐功偉績實在沒法比。”
取得勝利,朱厚照還不滿意。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朱厚照拿這功勞跟弘治初年對草原部族的戰果比較,已足夠自豪,但跟弘治末期幾場大戰戰果相比,就顯得有些拿不出手了。
不過那幾場勝仗,都是在沈溪參與甚至主導的情況下取得,朱厚照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他覺得戰果差強人意時,便不自覺求助于沈溪,讓他的老師來幫忙“擴大戰果”。
沈溪心說:“這小子不會是暗示我,讓我隨他心意虛報戰功吧?”嘴上連忙道:“韃靼兵馬已撤回草原,以現在九邊情況看,出兵追擊的話,可能會陷入泥沼,轉勝為敗,不如就此罷手……等日后再找韃靼人算賬。”
“唉!”
朱厚照長嘆一聲,“朕本以為能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誰知道……半拉子的戰功,朕看了都覺得寒磣,如果現在直接出兵草原,攻滅韃靼王庭是否有機會?”
面對朱厚照又一輪期待的目光,沈溪還是斷然搖頭:“韃靼人遭遇潰敗的,只是達延汗部左翼,而非其中軍,韃靼人回到草原上,利用騎兵的優勢,可以做到神出鬼沒,屆時我陷身草原的大明將士,天時地利人和都將失去,想要攻滅韃靼王庭……實不可期。”
“這,這!”
朱厚照顯得很著急,道,“沈先生你且說,這丁點兒大的勝利,怎么個慶賀法?難道讓朕跟那些人說,這次戰事只取得一點不值一提的戰果,大家洗洗睡吧……之前朕可是言之鑿鑿……”
張苑道:“陛下,殲敵兩千已是極大的勝利,怎能不是大捷?”
錢寧趁機幫腔:“是啊,陛下,只要是我大明取勝,韃子兵敗,那就是我朝軍民所期冀和看到的!”
朱厚照皺了皺眉頭:“沈先生,現在可以確定劉瑾沒有虛報戰功了吧?這次是否可以讓他將功補過呢?”
之前一直都在說大捷的事情,但其實在場之人除朱厚照在意這個外,旁邊幾人更在乎劉瑾的事情,現在終于說到正題,錢寧和張苑不再言語,等著沈溪出言發起攻擊。
沈溪道:“請陛下看戰事結束的時間。”
“哦?”
朱厚照往戰報上看了一會兒,立即皺眉,“戰報是昨日清晨發出,也就是說,這一戰才結束不到十個時辰,那劉瑾怎么會那么早便傳遞消息來,難道他……未卜先知?”
“哦,朕知道了,劉瑾奏的是保衛張家口堡的勝利,而最后的決戰則是在城塞外進行,所以才會出現時間上的差異……哈哈,這樣就解釋得通了。”
沒等沈溪詳細奏稟這場戰事的過程,朱厚照已在自行腦補。
腦補也就罷了,說的還全都是維護劉瑾的話,好像在此之前朱厚照已為劉瑾找好了臺階下,如此一來他可以順理成章將劉瑾征調回朝,繼續充當他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