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在與會官員中年齡最小,可地位卻與周經相當,頻頻引來禮部官員好奇的目光。等事情商議得差不多了,周經讓一眾屬官下去辦事,他自己則單獨留下來跟沈溪商議一些不能拿到臺面上說的事情。
“……此番慶典,消耗銀錢怕是要七八千兩,這筆銀子可否跟戶部征調?兵部那邊是不是也要出一部分?”
沈溪微微搖頭:“用銀方面,周尚書得跟朝廷申請,由陛下安排戶部協同,兵部在此事上可幫不了什么忙。”
周經皺眉:“如今朝廷是怎么個形勢,之厚你應該知曉……讓老朽跟朝廷申請,沒幾個月時間,怕是申請不下來。但慶典卻迫在眉睫,實在耽誤不起啊。”
“特事特辦,周尚書何不找個機會,親自跟陛下申請呢?”沈溪笑道。
“唉!”
周經嘆息一聲,“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有那么多機會面圣?”
沈溪不以為意地搖搖頭:“周尚書只管走正常途徑,直接上疏朝廷,請求調撥銀錢操辦慶典,相信不出兩日,不但能拿到申請的款項,甚至還能得到更多調撥,不知周尚書是否相信我這番話呢?”
周經怔了怔,問道:“之厚,你這話……從何說起?”
“呵呵!”
沈溪微微一笑,臉上露出諱莫如深之色,“以我所知,劉瑾已被陛下重新任命為司禮監掌印……劉瑾明知陛下對慶典非常看重,能不有所表示?相信就算周尚書不上疏申請,劉瑾也會主動把銀子送到禮部……周尚書是否愿意跟我打個賭呢?”
周經會意一笑:“原來有這么個由頭,你說的對,劉瑾回朝,必然會先燒上三把火,而這慶典,恐怕就是他燒的第一把火……不過,他后兩把火就指不定會燒到哪兒去了!”
言語間,周經變相地提醒沈溪,你小子最好小心點,后兩把火中,一定有把火會燒到兵部衙門,甚至是你沈之厚頭上。
沈溪點頭:“周尚書說得是,學生會注意。不過,劉瑾這第一把火,可以任由他燒,以后想放火卻沒那么容易,一切要看對朝廷是否有利,若他想亂來的話,兵部也不是吃素的,我一準兒給他懟回去!”
話是這么說,但沈溪心底多少有些不安,畢竟劉瑾給人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
……
劉瑾如愿以償重新上位。
他怎么都沒想到居然是沈溪在皇帝面前幫他說話。
當他跪在朱厚照面前,聽朱厚照說出原委時,一時間難以置信。
姓沈的小子不是要害我嗎,怎么會一而再幫我?
難道是他大徹大悟,決定跟我合作,一起對付外戚勢力?
朱厚照為沈溪的胸襟感到佩服,不自覺為之表功:“……要不是沈尚書對你寬宏大量,不計前嫌,你以為還有機會被朕重用?你這沒用的奴才,回到司禮監后,一定要記得朕和沈尚書對你的期望,內庫那邊,你也暫時領著,朕給你一個月時間,在此期間若做不出成績,看朕怎么收拾你!”
在旁邊同時聽到這番話的張苑,心里那叫一個氣。
不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沒了,就連內庫的管理權也要交出來。
張苑心道:“我接手內庫后,在國舅支持下,一切逐步邁上正軌,陛下手頭的銀子漸漸多了起來,豹房那邊不再出現拖欠銀兩的情況,怎么陛下對此還不滿意?陛下之前曾允諾過,若我做得好,便提拔我當司禮監掌印,君無戲言,怎么到我這里,規矩就改了呢?”
他卻不知在他打理下,內庫狀況雖然有所好轉,但跟劉瑾打理時尚有不小差距。
劉瑾打理內庫,朱厚照想怎么花錢就怎么花,出手闊綽。
而現在,朱厚照最多是一個“小康之家”的家主,能拿出一點打賞,更多的時候卻需要收斂,這讓朱厚照很不滿。
一旦朱厚照有了成見,那張苑做再多努力也是徒勞,因為朱厚照不會領情,而下一步,朱厚照想用劉瑾來恢復內庫存銀充盈的狀態。
劉瑾跪在地上,近乎是哭訴道:“老奴感激陛下恩德,感激沈尚書提攜……為陛下做事,老奴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