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里傳出正德皇帝要在上元節賜宴的消息后,朝廷上下一片歡騰,大臣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在謝遷等老臣看來,這是自己堅持的結果,終于可以見到皇帝,當面議事。
在正德朝,面圣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雖然賜宴不比朝會,但總算可以跟皇帝直抒己見,謝遷等人甚至開始開小會協商賜宴時需奏請什么事情,其中山東、河南一代發生的叛亂,將作為吸引朱厚照注意力的叩門磚。
沈溪得知這件事后,卻沒有感覺任何驚喜。
“……朱厚照這小子不過是因為一個人玩膩了,想換個花樣,跟朝臣一起飲酒作樂,真以為這小子良心發現?若劉瑾看出這一點的話,必然要做出一些動作,到那時賜宴很可能會成為一場鬧劇。”
沈溪把事情看得很透徹,甚至已預感到,劉瑾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止。
正月十四。
這天下午,謝遷派人來請沈溪過府一敘。
沈溪知道謝遷要跟他商議次日宮中賜宴之事,有心不去,卻又不愿掃謝老兒面子,尤其這會兒首輔大人正在興頭上,不想當頭一盆冷水澆下去。
趁著天沒黑,沈溪讓朱起趕著馬車,帶上隨從前往謝府。
等到了地方,沈溪剛進門便知道謝遷正在宴客,至于是什么人,沈溪不想過問,以他猜測必然是朝中六部七卿級別的大員,于是先到偏廳等候,負責接待他的人乃是謝遷之子謝丕。
“……沈先生,明日賜宴學生也會一同入宮,卻不知這賜宴有何講究,勞煩您跟學生講講。”
謝丕如今在翰林院任編修,得父親榮光,非常有機會晉升侍讀和侍講,甚至在很多人看來,謝丕被拔擢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朝中有人好做官,何況自己親爹還是當朝首輔。
謝遷作為文臣之首,在翰林院中有不少門生故舊,如此一來,謝丕在翰林院被重用也就是情理中的事情。
大明是個徹頭徹尾的人情社會,沈溪在翰林院中待過,非常清楚這一套。
越是政治黑暗,朝中人越信奉蔭庇和私相授受這一套,在沈溪看來,如今謝丕的性子多少有些跳脫,這也跟平日他翰林院同僚多逢迎恭維有關。
沈溪道:“參與賜宴之人甚眾,多隨大流,亦步亦趨……翰苑老人未加以說明?”
謝丕有些靦腆,低下頭道:“宮中禮儀繁多,書本上記錄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又是另一回事。本來家父可以指點,但他公務繁忙,一直不得閑。翰苑如今正處休沐期,難得碰到那些閱歷豐富的老翰林,只能請沈先生面授機宜。”
沈溪笑了笑,到底相識一場,謝丕對他也算恭敬,于是耐著性子,大致跟謝丕交待一遍。
……
……
等謝遷待客結束,已到上燈時分。
謝府書房,沈溪見到容光煥發的謝首輔。
謝遷毫不客氣,坐在那兒一抬手,道:“坐。”
沈溪顯然享受不到真正閣老部堂的待遇,若是換了楊廷和、李鐩等人前來,謝遷至少會起身相迎。
謝遷對沈溪的禮遇,僅限于見面不使臉色。
“閣老找我前來,可是有事相商?”
沈溪故作不知情,坐下來后直接提問。
謝遷舒了口氣,把手頭奏本放下,沈溪很好奇謝老兒到底有什么公事需要在家里審讀。
謝遷道:“明日陛下于宮中賜宴,應該通知你了吧?”
“嗯。”
沈溪點頭,“午后兵部已得傳話,學生正琢磨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