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道:“這還用咱家提醒?空口無憑,或者民間無風聞的話,陛下如何會相信?你們回去后便制造一些消息,不但要讓陛下深信不疑,就連朝中人也要信以為真……”
劉瑾提出如此過分的要求,最為難的當屬兵部尚書曹元。
曹元接替沈溪,看起來眾望所歸,但其實他的壓力非常大。
沈溪在兵部尚書任上時,有很多攻擊的聲音,認為沈溪年輕氣盛資歷不夠,但事實上在沈溪治理下,兵部可說是上下協調一致,空前團結,處理軍務井井有條。
曹元上任后,在沈溪的陰影下過日子,誰都拿他來跟前任沈溪比,結果就是曹元太過平庸。
再加上曹元閹黨的身份,以至于他在兵部做事舉步維艱,交待的許多事情兵部官員都陽奉陰違,讓他憋了一肚子的氣。
這次劉瑾說要人為制造些情況,首當其沖就是兵部,畢竟涉及行軍打仗都要兵部來負責,地方上若有叛亂,兵部需要把情況如實上奏。
當曹元發現自己被眾人打量時,有些緊張地向劉瑾拱手:“公公,這件事……請您提點。”
劉瑾沒來由聽到這么一句,以為曹元不想替自己辦事,馬上板起臉來:“曹大人,你的話咱家不懂,你做事還需要咱家提點?你別忘了,你現在的差事都是咱家給的,咱家既可以成就你,也可讓你萬劫不復,裝什么裝……哼哼!”
曹元一臉冤枉:“公公誤會了,在下實在不知該如何制造輿論,才請公公示下,在下當然愿意為公公驅馳。”
劉瑾聽了這話臉色有所好轉,雖然他提出讓各部衙門造謠,但具體如何實施卻沒想好,于是側頭看向張彩,問道:“張尚書,這件事如何實施,你說說你的意見吧!”
張文冕往宣府去后,劉瑾身邊少了幫他出陰損主意的人,感覺做起事情來不那么得心應手。
深受劉瑾器重的張彩道:“公公要想讓朝中人都相信宣府出了亂子,還是沈之厚所為,光靠制造和傳播消息,遠遠不夠。”
“哦?”
劉瑾不由豎起耳朵,想聽清楚張彩的高見。
張彩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道:“沈之厚到了宣府,日子沒幾天,馬上地方就出民亂,只要有人呈奏這事,朝中人還是愿意相信的,但至少要有三地地方官員呈奏,才讓人信從……”
劉瑾笑道:“這是三人成虎的意思?”
張彩露出驚訝之色,隨即點頭恭維:“公公高見。現在讓地方現呈奏這件事,時間顯然來不及了,倒不如由兵部和戶部編造些地方奏本,呈奏內閣,由閣臣將這件事捅出來……”
張彩話說得輕松,曹元和劉璣卻膽顫心驚。
編造奏本,還要堂而皇之拿到內閣去找麻煩,一旦奏本被人揭穿是偽造的,就算是尚書也要被問罪。
雖然現在只能仰仗劉瑾的庇護,而曹元和劉璣可不像張彩那么“藝高人膽大”,心里還是有畏懼的。
張彩說完,露出請示之色,行禮道:“請公公示下。”
劉瑾頷首:“嗯,這主意很好,咱家覺得沒什么可挑剔的,當務之急是盡快落實,既然咱家已對陛下呈奏,那奏本就不能耽擱,不如先在這里擬好,由幾位尚書拿回去,派人送通政司……”
曹元和劉璣聽了更是發愁,現在不但要被強迫偽造奏本,甚至還要被監督做事,哪里還有信任可言?
劉瑾再看著張彩,道:“至于如何寫奏本,全看張尚書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