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得知這一消息后,嚇了一大跳,他很清楚“清君側”一出意味著什么,無論劉瑾是否真的作奸犯科,但凡被朱厚照知曉,劉瑾都吃不了兜著走。
皇室宗親因為你劉瑾發動叛亂,朕的江山都快要不保了,能留你一個閹人來破壞宗室安定團結?
“……劉公公,此事非同小可,地方之亂若局限于一地尚在可控范圍內,但如今賊寇連續誅殺朝廷欽差和地方巡撫、總兵,叛亂愈演愈烈,若任由其發展蔓延,消息傳回京師,恐怕對公公您聲望不利!”
張彩說話還算委婉,沒有直陳要害。
劉瑾沒好氣地道:“這等規模的叛亂,何時才能殺到京師?就算地方軍將再無能,不是還有沈之厚在?”
連劉瑾都要承認沈溪在軍隊中的威信和能力。
張彩道:“正是因為沈之厚在宣府,情況才不好辦,若陛下知道賊寇是打著誅除公公您的名義謀反,陛下豈能無動于衷?”
“這……”
劉瑾臉色一變,陷入沉思。
他到底是個聰明人,立即領會張彩的意思。
不過對于自己只手遮天的本事,他還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他有一種盲目的自負,覺得就算朱厚照知曉也不會對他如何,畢竟安化王是宗師中的旁支,跟朱厚照沒什么交集,不會因為一個遠親而針對自己心腹如何。
當然這只是劉瑾的想法。
劉瑾看著孫聰道:“克明,咱家想聽聽你的意見。”
孫聰卻不知該從何說起,道:“此中內幕最好不要泄露出去,若陛下知曉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劉瑾問道:“那你們且說說看,叛亂之事,咱家是否應該跟陛下陳明?”
孫聰和張彩對視一眼,用目光交換了一下意見,最后張彩道:“叛亂之事最好不要隱瞞,若公公不言而事后被圣上所知,公公恐難自處。”
“嗯。”
孫聰也點頭,贊同張彩的意見。
劉瑾顯得猶豫不決,道:“咱家本想借題發揮,讓姓沈的小子牽涉進叛亂中,或者讓陛下派他去平叛,來個兩敗俱傷……但現在看來,若是由他來出面領兵,咱家可能麻煩更大,倒不如派旁人領兵。”
張彩道:“沈之厚到底在宣府鎮為官,距離寧夏鎮山長水遠,對于快速消弭平叛大為不便,倒不如以三邊總鎮出兵……公公當早些面圣,跟陛下陳述利害,相信陛下能做出合適的抉擇!”
劉瑾微微點頭:“既然你二人都支持咱家將此事上呈陛下,那咱家之后便去面圣,倒想知道陛下如何對待此事,就怕陛下嚷嚷著要御駕親征,到時候恐橫生波折……”
張彩和孫聰還在用眼神交流,因二人各有私心,并未向劉瑾完全交底。
……
……
劉瑾計劃上呈這件事的同時,朱厚照已從小擰子口中得知安化王叛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