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覺得自己身為皇帝跟前最得信任的大臣,不能不規勸一二,于是建議:“陛下,太后娘娘到底是一片好心。”
“好心?”
朱厚照瞪了劉瑾一眼,道:“怎么,你想管朕的家事?”
“不敢,不敢!”劉瑾趕緊行禮。
朱厚照扁嘴道:“你先把西北的事情說明白了……現在沈尚書已奏明平叛戰爭中諸官將軍功大小,按照沈尚書所言,是陜西地方人馬先殺進寧夏鎮,是吧?”
劉瑾有些遲疑:“話雖如此,但到底先行平叛的都是一些武將,陛下要論功請賞的話,給這些人適當的功勞便可,若以其為首功,于教化無益!”
“哼哼!”
朱厚照瞪著眼,氣惱地道,“朕要怎么賞賜功臣,不需你來指手畫腳。劉公公,你去傳朕旨意,朕準備把這次平叛中主要功臣都召回京師,沈尚書、楊巡撫,還有親手把安化王逮著的仇鉞……對了,神英已在回京的路上了,是吧?”
劉瑾本想直接給朱厚照建議,讓沈溪和楊一清留在西北,未曾想朱厚照的問題隨之拋來,他只能先回答:“是的,陛下,神英將軍已領軍回京,至于沈尚書……”
朱厚照伸手打斷劉瑾的話,氣勢洶洶地道:“既然神英都回來了,那剩下的人也沒必要留在三邊,楊一清是朕派出去的,他取得功勞,回到京城來領受功勞便可。哦對了,還有朕派去的監軍太監,有誰來著?”
劉瑾道:“是張永和魏彬。”
“對,就他二人,一并召回來。”朱厚照道,“等他們回到京城,朕準備好好犒賞一番,再委以重任!”
劉瑾心想:“陛下沒提姓沈的小子,我就裝糊涂不問了!”
劉瑾道:“那老奴告退!”
“你先等等!”
朱厚照顯得很急切,“最重要的是讓沈尚書回朝,他這次雖然比楊一清晚一步到寧夏鎮,但有他兵馬保證,寧夏才有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平息叛亂,他在西北的崇高威望起了很大的作用!”
劉瑾一聽,簡直想打人,心說:“姓沈那小子根本一點軍功都沒有,這都能被陛下安排個‘威嚇’的功勞,那豈不是又要讓姓沈的小子囂張?”
朱厚照撫著下巴,繼續道:“沈尚書在西北有些時日了,朕準備讓他回朝繼續擔任兵部尚書……在他離開京城這段時間,兵部的事情雜亂無章,朕的國策也沒人繼續執行,朕不想再這么下去!”
劉瑾爭辯道:“兵部曹尚書也算盡職盡責……”
朱厚照怒視劉瑾,大喝道:“不提他還好,一提朕就一肚子的氣。上次朕召曹元詢問軍務,結果他一問三不知,就跟個擺設似的。哼,你舉薦的曹元屁本事沒有,朕覺得還是讓他退下去當好兵部侍郎,多跟沈尚書學學再說!”
劉瑾心里滿是怨責,在他看來,曹元還是很有本事的,畢竟在沈溪離開后,兵部的事情被曹元打理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