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件事上,沈溪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在得到李衿提示后,開始著手建立一套不同于之前軍方體系的系統,準備讓惠娘和李衿負責手下另一個基于商業網絡的情報系統,雖然二女不用事事親歷親為,但卻是具體主事人。
隨著時間進入八月,戰功厘定基本結束,朝廷調令遲遲未到,甚至京城沒傳來更多風聲。
劉瑾執行朱厚照命令已習慣陽奉陰違,根本就不打算讓沈溪回朝,最初劉瑾還有些擔心,但隨著發現朱厚照沉迷逸樂,根本不過問軍情,膽子慢慢大了起來,在沒得到朱厚照授意的情況下,把傳召沈溪、楊一清等人回朝的事情給壓了下去。
八月初八,這天朱厚照剛從豹房回到皇宮,便見劉瑾站在乾清宮后殿門口等他。
朱厚照面色不善:“劉公公?朕有傳召你來嗎?”
劉瑾上前行禮:“陛下,老奴有事跟陛下啟奏,又怕打擾陛下清夢,只能趁著陛下回宮時,在這里碰運氣……”
“行了!”
朱厚照顯得很不耐煩,“有什么事,快快說了,朕最近很忙,不愛聽你瞎叨叨!”
劉瑾就喜歡朱厚照不問朝政的風格,道:“陛下,是關于西北軍情……”
朱厚照問道:“你不說,朕還沒記起來,之前朕不是讓你傳召平定寧夏有功的沈尚書等人回朝嗎?現在他們走到何處了?”
劉瑾心想:“那謝于喬做事真不靠譜,都給了他機會跟陛下陳奏西北有韃靼人犯境,為何到現在也沒見他把事情奏稟上來?難道說謝于喬根本沒有跟陛下溝通的渠道?難道咱家高看他了?”
劉瑾道:“陛下,老奴正為此事而來,以老奴所知,西北韃靼人犯境,沈尚書和楊巡撫暫時無法回朝,這不,三邊和宣大地方告急公函已到京師……”
在這問題上,劉瑾顯得很狡詐,手段老成。
他利用自己面圣機會減少,故意不見朱厚照,如此朱厚照就沒機會問及沈溪和楊一清回朝之事,等過個十天半月,再到朱厚照這里來說西北有狄夷犯境,如此一來,沈溪不回朝就跟他沒傳旨到西北去沒關系了。
朱厚照怒道:“韃子犯境?幾時的事情,為何朕不知?”
劉瑾出言辯解:“這件事老奴也剛得悉,之前老奴還以為只是少數地方有韃靼人擾邊,不足為慮,但如今三邊和宣大各邊塞奏報邊情危急的奏書愈發增多,老奴不能坐視不理,只能想辦法告知陛下。”
“沈尚書和楊巡撫呢?”朱厚照迫不及待問道。
劉瑾支支吾吾:“老奴最近沒聽到相關的消息,怕是因軍情緊急而耽擱回朝,這也是難以預料的事情,陛下不能責怪兩位大人行事拖拉!”
破天荒地,劉瑾居然幫沈溪說話,整件事編得滴水不漏。
朱厚照心生疑竇,暗忖:“朕剛要召沈尚書等人回朝,就發生韃子犯境之事,有這么巧?不會是劉瑾搞鬼吧?”
朱厚照沒繼續質問,一擺手:“進內說話!”
劉瑾不知朱厚照心思,以為在偽造西北軍情奏疏后,可以輕松蒙混過關。他卻不知朱厚照自打知道劉瑾在京城富商和士紳捐金問題上欺瞞,就心存疑慮,多次讓小擰子查他,現在朱厚照對他的懷疑,已大于對他的信任。
到了乾清宮正殿,小擰子迎了上來,然后恭敬地站到朱厚照身邊。劉瑾看到后很不爽,覺得那應該是自己位置,現在卻鵲巢鳩占。
“詳細的情況,你且說來聽聽!“朱厚照吩咐道。
劉瑾把他偽造的,關于西北各處奏明有韃靼人犯境的情報文書交到朱厚照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