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大臣不少,那些有一定謀略的官員迅速意識到,之前沈溪只是想安定人心,現在劉瑾已然定罪,而朱厚照又給予沈溪巨大權力,最重要的是沈溪把三法司牢牢把控住,沒了后顧之憂,如此就可以騰出手來懲治閹黨中人。
“沈尚書,希望你能秉公辦理!”
劉璟有諸多無奈,這幾年官員不阿附劉瑾根本無法在朝堂立足,雖然他為官多年政績卓著,但也不得不向劉瑾行賄才能獲得升遷。正如沈溪所言,他身家清白,世代忠良,怎么都不想因自己歸附閹黨而遺臭萬年。
在場大臣,除了洪鐘外,其余人等皆被“請”出刑部衙門,由士兵押送回各自府宅,“閉門思過”。
等眾人離開,張苑急匆匆地問道:“沈尚書,您為何不將這些閹黨要員直接下獄?竟然讓他們回府,還派人看管,那得需要多少人手才夠?”
沈溪道:“這是陛下的意思,除賊首外未參與附逆之人皆不得追究,如此一來只能出此下策……不過正好讓五城兵馬司的人將功補過,多跑跑腿,明日開始調查哪些人是真心歸附閹黨,哪些人只是為勢所迫。”
張苑苦笑道:“這不都是沈尚書您一句話的事情?”
“這叫什么話?陛下安排本官查案,自然要秉公處置,豈能全憑主觀臆斷?麻煩張公公給陛下傳話,就說本官已將賊首捉拿下獄,且初步定凌遲、誅九族之罪,這是本案卷宗,還有本官上疏……”
說到這兒,沈溪讓侍立身后的王陵之將卷宗和奏疏拿過來,親手交給張苑。
張苑搖搖頭:“咱家只負責傳話,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只希望沈尚書能把宮外的事情辦妥,事成后不要忘了先前的承諾!”
這話張苑是壓低聲音說的,提醒沈溪等案子審結后把他該得的好處送上,畢竟張苑在這次倒劉瑾的事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從來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正因為沈溪在東華門前給過他承諾,才會這么賣力辦事。
但其實若不是沈溪主動站出來倒劉瑾,他自己也沒好果子吃,畢竟劉瑾已記恨上了他,指不定哪天就會倒大霉。
……
……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沈溪仍舊駐留刑部衙門,他把閹黨名單逐一羅列出來,這是一個大概名單,他不可能把每個人的名字都記住,而且歷史上的閹黨名單,跟他手上這份閹黨名錄仍舊有較大差別。
歷史上劉瑾專權四年左右,在這期間栽培網羅了大批黨羽。
沈溪讓劉瑾上位提前了一年,倒臺則早了三年,這中間有兩年差別,使得很多閹黨中人沒有機會嶄露頭角,這些人是否還需要防備,或者說哪些人因為沈溪到來受到影響而未顯劣跡,需要好好斟酌考慮。
張彩、曹元等人被看管居住,焦芳、劉宇、劉璣等人也被相繼剝奪官秩和職務,這些都是順理成章之事。
隨即,張文冕、孫聰等劉瑾幕僚被捉拿押送至刑部大牢,對這些人沈溪暫時沒有提審的興趣。
張文冕因為幫劉瑾做了不少壞事,甚至執行過刺殺沈溪的行動,沈溪不打算輕易放過這個狡猾的奸佞小人,至于孫聰,沈溪則比較矛盾,不知是否該殺。
還有就是江櫟唯似乎提前得到風聲,逃之夭夭,沈溪派人去搜捕沒有任何結果。
到天亮時,張永完成任務歸來,京師周圍局勢至此完全平復,亦或者說,從一開始就沒掀起多大波瀾。
……